
農民新郎卡比爾從他迎親的直升機中走下來,脖子上掛著用鈔票編成的花環。
國際在線3月26日報道 19歲的卡比爾,是印度新德里城郊一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不過,最近,幾乎就在一夜之間,卡比爾成為印度全國的新聞人物,他的名字,甚至登上了美國《紐約時報》。這一切,均因為其在自己的婚禮上,動用了直升機。
卡比爾之所以備受關注,不僅因為他“奢華婚禮”,還因為他所代表的是印度數億農民中的“新富階層”。在印度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中,像卡比爾這樣擁有“直升機當婚車”能力的農民家庭正變得越來越多。農民手中的土地權,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越來越“偏向”農民的征地政策法規以及印度農民訴求和維權渠道多元化,成為印度“卡比爾們”一夜暴富的重要背景。
賣地
讓農民從此翻了身
因為用直升機當“婚車”,印度農民雅達夫一家成為印度新聞人物
3月18日,《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讓印度農民雅達夫一家成為印度、乃至大洋彼岸的新聞人物。
2010年2月的一天,印度新德里東郊農民比沙姆·雅達夫坐在自家簡樸磚房的院子里,為兒子當天將要舉行的婚禮研究最后細節。為了把這場婚禮辦得風風光光,36歲的雅達夫煞費苦心。為了顯示這個農民家庭的雄厚家底,他想出了一個“別出心裁”的方案———租了一架直升機當“婚車”。
在這場婚禮以前,世代以種植麥子為生的雅達夫家族從來沒有誰坐過飛機。但是,與自己的貧困的先輩們不同,如今的雅達夫已經不再為生活拮據而苦惱,最近,因為在新德里城市開發中出賣自己的土地,雅達夫一家已“一夜暴富”成為富翁。
這些年來,在雅達夫一家生活的新德里市諾伊達地區,農民們賣掉的農田面積總計超過了5萬英畝,而諾伊達也已發展成為擁有30萬居民、現代購物中心以及寫字樓的城市郊區。
在這股開發、征地大潮中,雅達夫賣掉了祖上傳下來的3英畝土地,賺到手10.9萬美元。雅達夫是個很有計劃的人,他存了一部分錢,翻修了房子,買了一輛韓國車,還買了位置遠一些的3英畝土地以便繼續耕種。
印度《金融快報》報道說,最近幾年,城市擴張而帶來的開發動遷,讓很多印度農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的衣衫不再襤褸,他們不必再到處躲避債主,他們的孩子可以在聲譽卓著的學校就讀,銀行過去是追著他們還貸款,現在則是追著讓他們存錢。
拆遷
也曾讓印度很不和諧
進入新千年,經濟特區建設熱潮席卷印度,一哄而上的開發導致土地矛盾迅速激化
雅達夫一家對自己現在的生活顯然很滿意。然而,就在四五年前,開發動遷對印度農民來說還遠遠談不上是改變生活的機遇。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走上了經濟騰飛之路,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快的城市化進程。制定于1894殖民時期的《土地征用法》早已過時,土地問題成為了印度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難以避免之痛,伴隨著征地的常常是腐敗丑聞和暴力示威。
進入新千年以后,經濟特區建設熱潮席卷印度,一哄而上的征地、開發導致土地矛盾迅速激化。“當時很多征地完全就是無視農民利益的‘圈地’,印度各地頻繁發生針對經濟特區的農民抗議,”中國社科院南亞問題專家孫士海說。這終于迫使印度政府開始反思和應對征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著手保護農民的土地權利。
孫士海指出,印度農民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征地價格、未來就業和對開發項目利益的分享上。
針對這些要求,2007年,印度內閣批準了《國家搬遷和安置政策》和1894年《土地征用法》修正案。
印度政府曾稱,上述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在滿足城市開發土地需要和保護農民利益之間實現平衡。這些政策將覆蓋印度全國的各種被動動遷,也包括為設立經濟特區而導致的動遷。分析人士認為,印度政府之所以采取保護農民的舉措,除了緩和城市化帶來的社會矛盾,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農民手中的選票。
護農
農民賣地價格越來越高
由于政府保障農民土地利益的措施,從2007年以后,印度各地農民獲得的征地補償就屢創新高
盡管《土地征用法》修正案至今還未獲得印度國會下院人民院的通過,但是從2007年開始,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實施了廣泛的“征地新政”。
以新德里附近的哈里亞納邦為例,邦政府提高了土地開發項目向農民購地的補償標準,還將政府項目的土地補償以年金的方式分33年來支付,而年金還會根據通貨膨脹率每年增長。此外,該邦還規定,在被征用土地上建設的項目建成后,必須為被征地農民每家提供一個就業機會。在不同地區,政府會核定一個最低購地價格,開發商向農民提出的購地價均不能低于這個標準。
此外,印度各邦都盡可能可能地以“土地置換”的方式來補償動遷農民。動遷的農民還可以選擇購買在他們土地上搞開發的企業的股份。在動遷地區,即使是無地的農民也可領取住房補貼。
由于這些保障農民土地利益的措施,從2007年以后,印度各地農民獲得的征地補償就屢創新高。2008年,旁遮普邦為修建昌迪加爾國際機場進行征地,其補償價格創下了每英畝1500萬盧比(約人民幣225萬元)的最高紀錄。
2010年3月10日,印度恰蒂斯加爾邦政府宣布,將修訂該邦的開發動遷政策,把過去的征地補償標準提高10倍,確保農民向開發商出賣土地的價格在每英畝60萬到100萬盧比以上。
炫富
變富農民追求上流生活
農民暴發戶的炫耀性消費,顯示出了印度的較低社會階層對社會流動性的渴望。
印度政府的“征地新政”以及地價的快速增長催生了雅達夫一家這樣的新經濟階層:農民暴發戶。
不少農民還由此也產生了一種“幸福的煩惱”:要怎么處置賣地所得的錢呢?一些農民選擇購買更多的土地、投資子女的教育或者改善居住環境。還有一些農民甚至準備移民加拿大。
對雅達夫而言,兒子的婚禮正是他顯示財力的重要機會。雅達夫估計,兒子的這場婚禮要花掉他1.3萬美元,其中有8327美元都花在租直升機上。他說:當年自己結婚時,只是坐著汽車去接新娘,但現在“時代不同了。”
傳統的迎親隊伍很快出發了。雅達夫的兒子、19歲的新郎卡比爾頭戴用100盧比鈔票疊成的花環、騎著白馬在村中穿過。迎親隊伍的最前列是雅達夫租來的新款卡車,車上的高音喇叭震耳欲聾地播放著喜慶的印度音樂。而他租來的白色雷克薩斯豪華轎車也成功地繞過了牛車,當卡比爾坐著直升機去接新娘時,雅達夫也將開著雷克薩斯前往新娘家。在直升機起飛前,新娘的父親特地把飛行員拉到一邊說:“請在我們村上空多盤旋幾圈,這個村子太大了,要讓每個人都看到。”
社會學家指出,農民暴發戶的炫耀性消費,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模仿上層社會的生活,顯示出了印度的較低社會階層對社會流動性的渴望。
維權
最高法院站在農民一邊
“法律和抗議是印度農民維護自己利益的主要手段。”
面對印度經濟的崛起,像雅達夫一樣手握土地的印度農民階層正在發出越來越自信的聲音。“法律和抗議是他們維護自己利益的主要手段。”孫士海說。
2009年12月23日,就在雅達夫所在的諾伊達地區,來自當地5個村莊的數百名農民聚集在諾伊達開發局門前舉行示威活動。他們要求提高征地補償,并要求在新的《土地征用法》修正案獲得人民院正式通過前停止征地。不僅是在諾伊達,首都新德里以及其他大城市,也經常成為農民們聚集起來,向政府施壓,表達訴求的常地。
而卡納塔克邦農民馬哈布布狀告本邦政府獲勝,更是令諸多農民歡欣鼓舞。1990年,該邦政府以4000盧比的價格征用了馬哈布布的1英畝土地。對價格感到不滿的馬哈布布隨即將政府告上法庭,當地法院裁決政府敗訴,判決將價格提高到4萬盧比。
但這一裁決也讓卡納塔克邦政府感到不滿,并將該案上訴到印度最高法院。2009年2月9日,在這一征地糾紛持續近20年后,印度最高法院作出了支持農民的終審判決。印度最高法院法院拉文德拉和潘拆在判決書中將天平偏向了農民一邊:
“政府必須作出努力,確保恰當的動遷安置措施,并迅速支付合理的征地補償,否則,土地征用將導致無數貧困家庭的巨大悲劇和毀滅。”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