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樂視網昨日晚間發布了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在單季凈利2900萬,同比增近50%的背后,隱藏了一個重要的數字:其一年前上市所得4.2億超募資金幾乎已經使用殆盡。資本快車道上疾速行駛的樂視,是否已經發現前方潛伏的危險?
一年狂燒4.32億 超募資金幾盡
翻過樂視Q3當季財報,最扎眼的莫過于一行小字: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與去年同期相比),-4.32億元。同比減少80.38%,樂視網對此解釋是“IPO募集資金使用所致”。
作為第一家實現盈利的視頻網站,如何在短短一年內狂燒4.32億元?網易科技梳理財報信息,歸納出以下幾類資金用途:版權購買(預付費為主);投拍影視劇(含自制劇與聯合拍攝);新項目研發支出(3G手機流電視應用平臺升級改造項目等);服務器托管及帶寬費用;人力及營銷成本等,其中前兩部分投入尤甚。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內所耗現金幾乎都出自超募資金。去年樂視IPO募資2.62億元,由于市場追捧,超募4.2億元,目前超募資金已經使用3.84億元,所剩無幾。
昨日發布的Q3財報詳細披露了超募資金的使用情況:2010年9月20日,樂視首次使用8380萬元超募資金提前償還了銀行貸款;同年12月27日,使用8000萬超募資金,其中7500萬元購買版權,500萬元購買服務器;2011年2月1日,使用4000萬元超募資金與第三方聯合投拍電視劇以獲得網絡版權;2011年4月16日,動用8000萬元超募資金,其中3840萬元購買版權,500萬購買服務器托管服務,4660萬元提供給子公司天津樂視購買影視版權;2011年7月22日及8月16日,兩次動用超募資金各5000萬元,注資子公司天津樂視,用以購買版權。
現金儲備銳減 競爭風險加大
樂視還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1億元,一年前這一數字為5.7億元(當時剛完成IPO),對于要求高投入的視頻行業來說,現金儲備銳減意味著未來競爭風險正加大。
現金不足,首先將難以承擔高額的版權采購成本。樂視走的是Hulu路線:收入主要依靠視頻廣告和用戶付費影視節目。打開樂視網首頁,頭兩屏均為熱播影視劇集,這決定了其對影視版權(尤其第三方熱播劇)的高度依賴,即使版權價格年內上漲了幾十倍,樂視也只能硬著頭皮買入。
另外,樂視版權購買策略是一種所謂“前期介入”的模式,即在劇集拍攝期間甚至更早時以預付費的形式購入版權。這樣的好處是可以以相對低廉的價格拿下熱播劇集,壞處也顯而易見:一方面資金沉淀過久,利用率低;另一方面要在早期就對劇集內容能否熱播判斷準確,否則很有可能當了冤大頭,畢竟高價買爛片的事情在視頻網站和電視臺都屢見不鮮。
沒錢買版權,不僅付費點播業務會受到直接影響,流量和用戶在線時間下降后,廣告價值也會受損,營收將大幅下降,現金流受阻,這再反過來制約版權的購買,形成惡性循環。
不過,這樣的情況近期內可能不會發生,拋開握在手中的1.1億元現金不說,樂視對版權有所提前布局:財報顯示,其當期預付賬款3.76億元,同比增593.09%,主要用于版權采購。“已預定2012年熱播電視劇獨家網絡版權的50%—60%,以及2013年熱播影視劇獨家網絡版權的40%—50%。”
未雨綢繆不代表風險不在,版權投資-回報是一個鏈狀的持續過程,一旦某個節點資金出現障礙,版權問題隨時會成為樂視前行路上的一顆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