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中國目前正利用一艘廢舊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用于科研試驗和訓練。這一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聞發布
“瓦良格”作試驗訓練艦
這艘原名為“瓦良格”號的廢舊航母平臺在完成改造后,將成為中國海軍的一艘試驗和訓練艦。耿雁生說,中國有關部門正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認真研究航空母艦的發展問題。
航母是否八一試航?耿雁生說,目前改造的這艘航母出海試驗的具體時間,要根據整個改造工程進度來確定。同時,主要依靠我們自己力量培訓艦載機飛行員的工作正在進行當中。“至于未來航母艦長的人選,我想到時候大家就知道了。”
“航母的建造和使用,是多種武器裝備的集成,需要各個方面的協同配合。”耿雁生表示,航母的建造和使用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研究建造航母充分體現了我國國防科技水平,無疑將對我軍的現代化建設起到重要的牽引和帶動作用。
披露時機無關南海局勢
耿雁生強調說,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維護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是中國武裝力量的神圣職責。航母作為一種武器平臺,既可以用于進攻也可以用于防御,還能夠用于維護世界和平、實施災難救援等。中國研究航母的發展問題,是為了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的能力。中國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不會因為發展航母而改變,近海防御的海軍戰略也沒有發生轉變。
耿雁生指出,披露航母相關信息的時機與當前南海局勢無關。
■馬上就訪
中國需要航母先拿舊艦練手
中國宣布利用廢舊航母平臺進行改造之際,海軍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曹衛東大校對這艘航母的用途、影響及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尹卓表示,“瓦良格”號航母主要用于科研試驗和訓練。中國要掌握建造航母的全過程,必須從科研試驗開始,主動力、管路設計、材料、電子等一個裝備一個裝備地解決技術問題。此外,這也是培訓人員的平臺。比如艦載機飛行員的培訓,以前只能在陸上進行,今后可到航母上訓練起降。
曹衛東認為,建造航母需要很強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工實力,也離不開國家需求。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沒有這種能力。改革開放30多年,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具備了建造工程的前提條件。同時,我們目前面臨的海上安全形勢復雜,保護海上通道安全和海上戰略物資安全、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都需要航母平臺。
改建航母完善海軍力量體系
完成改建和入役后,這艘航母將對中國海軍的戰斗力又有什么影響?尹卓認為,擁有航母,海軍將逐步建立起初步信息化、完善機械化的力量體系,固定翼艦載機的建設與運用將填補海軍建設的重大缺項。
曹衛東則表示,這將是海軍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提高海軍完成使命任務的能力。
改建航母不會打亂地區平衡
對于中國發展航母,某些國家宣稱這會打破地區平衡。尹卓和曹衛東駁斥了這一說法,他們認為,航母屬于進攻性武器,因為它的作戰平臺主要是飛機,以奪取海上制空權、制海權為目的,并作為整個編隊的核心和指揮平臺發揮作用。但是,武器用于進攻還是防御,取決于這個國家的國防政策。
尹卓說,“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是符合中國利益的。作為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國倡導構建‘和諧海洋’、反對霸權主義,因此改建航母增強的是亞太地區的和平力量,不會打亂地區平衡。”
“瓦良格”中國之路歷時3年
“瓦良格”號航母可謂命運坎坷,尚未建造完成就因前蘇聯解體而停工,為了來到中國被拆得只剩一個空船殼,在路上也是一路波折,來華之旅用了3年時間。
“瓦良格”前世
“瓦良格”號誕生于冷戰時代的蘇聯,設計代號1143.5方案,屬于蘇聯海軍的第三代航母。其首艦“定單105”號,是俄羅斯海軍現役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第二艘“定單106”號,就是“瓦良格”號。為建造這兩艘第三代航母,蘇聯政府動員了800多個行業的專家和7000多個工廠、科研院所。
1985年12月6日,“定單106”號開工。經3年建造,船體于1988年竣工下水,并以蘇聯加盟共和國拉脫維亞首都的名字命名為“里加”號。此時,蘇聯已開始風雨飄搖。先是1990年拉脫維亞宣布獨立,“里加”號改名為“瓦良格”號。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布解體。已建造了68%的“瓦良格”號停工。
1995年,“瓦良格”號正式退出俄羅斯海軍的編制,并以償還債務為由送給了烏克蘭。
中國購艦遭干涉
1995年,烏克蘭總統庫奇馬訪華,副總理基納赫稱,中烏正為“瓦良格”號談判,其可能在華進行解體作業。
當時,烏克蘭計算,“瓦良格”號解體需花費2.5億美元,但解體后的廢鋼只能賣500萬美元。“烏克蘭方面找到我們,非常希望能把這艘艦賣給中國。”曾任海軍副司令員的張序三中將披露,當時中國曾派代表團5次赴烏磋商。但磋商受到美國粗暴干涉,在美國的壓力下,烏克蘭將艦上所有設備拆除炸毀,使“瓦良格”號成為一個空船殼。中方估算,要花費700億元人民幣,才能把“瓦良格”號完全建成,而1995年我國軍費開支還不到640億元人民幣。考慮到續建的費用太高,中方放棄了談判。
來華路走了3年
1997年,烏克蘭表示要出售“瓦良格”號。這條消息吸引了香港老板徐增平,他想把“瓦良格”號改造成擁有600間豪華客房的賭場和娛樂中心,圓一個賭王夢。
烏方最初開價1億美元,而徐增平只有2000萬美元現金。他先是大手筆預付200萬美元定金,再與烏方多次溝通,最終以2000萬美元中標。
據境外媒體報道,1998年4月,徐增平以旗下子公司澳門創律旅游娛樂公司的名義買下航母。辦完所有手續后,“瓦良格”號于1999年7月駛離造船廠,在拖船牽引下,踏上來華航程。此時,距離它下水已過去了11年。
即便只剩一個空船殼,中國人買了“瓦良格”號的消息,仍讓一些國家不爽。當“瓦良格”號駛抵黑海南部,準備通過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攔住了“瓦良格”號,理由是,“瓦良格”號船體過大,一旦出現意外,有可能會撞上伊斯坦布爾大橋,阻塞海峽。在土方強令下,“瓦良格”號被迫退回出發的港口。
“瓦良格”號滯留黑海期間,徐增平每天要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月還要向烏克蘭港口繳付1.7萬美元停泊費。徐增平只好跑到北京求援。
為給“瓦良格”號疏通去路,中國政府出面,與土耳其政府展開了長達16個月的協商。2001年8月25日,土方同意“瓦良格”號通過。中國政府派出專家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通過海峽的技術問題進行研究磋商,備妥了土方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并承諾完全負擔航行的安全保險以及可能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
同年11月1日,“瓦良格”號航母在11艘拖船的牽引下,安全通過土耳其海域,進入愛琴海。因埃及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瓦良格”號掉頭駛入大西洋,繞行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向東行駛,在2002年3月3日,抵達大連。此時距徐增平買下航母已過去4年。
沉寂3年披中國灰
“瓦良格”號在大連港沉寂了3年,艦上到處銹跡斑斑,艙內滿是垃圾,看上去就像是要被拆解的舊船。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號動了。它被緩緩地拖進第一工場30萬噸級船塢,清理垃圾,重新上漆。到了8月初,“瓦良格”號以中國海軍的灰色涂裝全新亮相,開始內部系統的全面重建。
2009年4月27日,“瓦良格”號進入剛落成的第三工場30萬噸級船塢。工人鏟除了舷側的俄文艦名,這意味著將改用中文的新名字,軍迷們有的說叫“施瑯”號,有的說叫“毛澤東”號。
2010年3月19日,航母離開船塢,進入臨近的30萬噸級南舾裝碼頭。這意味著航母重建進入了收尾階段,主體構造已經完成,開始安裝機電設備和武器系統。
根據軍迷們的觀察,航母艦島上的各種雷達已基本安裝完成,近程防空導彈和近防炮陸續亮相,飛行甲板上的著陸攔阻裝置和起飛擋焰板新近完成……美國媒體猜測,“瓦良格”的動力系統為4臺蒸汽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航速可達30節,主搜索雷達是號稱“中華神盾”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新聞背景
“瓦良格”號助中國圓夢
航母被視作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征。目前,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和“金磚四國”中,僅中國沒有航母。
中國擁有1.8萬多公里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遭受來自海上的外國侵略達470余次。
目前,人民海軍已成為一支多兵種合成、具有核常雙重作戰手段的現代海上作戰力量。但因經濟實力、科研水平等因素的制約,中國一直未能實現“航母夢”。
目前中國進行改造的“瓦良格”號是常規動力航母,由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造,在蘇聯解體后被迫下馬。1998年,廢舊的“瓦良格”號被中國公司購買,2002年3月抵達中國大連港。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