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消息,神舟電腦昨日沖擊創業板未果,審批委員會未通過神舟電腦的申請。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神舟電腦沖擊失敗緣于PC行業利潤有限,而企業的成長性不足。
這也是神舟電腦第三次沖擊資本市場上市未果,之前神舟電腦曾沖擊港交所和深圳中小板,而此次神舟電腦將上市目標選在了創業板。
對于選擇在創業板一事本身引起了業內的疑問,因為神舟電腦在招股說明書上顯示,凈利潤超過2億元、上市后將有8.1億股本,這個規模超過創業板很多,而且相對創業板企業的不穩定性來說,神舟電腦顯得穩健很多。
不過神舟電腦的成長性達不到創業板的要求,創業板當初設立的標準是年成長30%以上,而神舟電腦前三年的凈利潤增長為10%上下。
PC業務為神舟電腦的主業,而走低價路線的神舟電腦利潤較低,只有6%,而由于神舟電腦規模有限,其利潤受到原材料價格起伏影響較大。
除此之外,神舟電腦還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國家的優惠稅率,稅率變化和進出口政策的變化也將大大影響神舟電腦的利潤。
業內人士認為,成長性不足和利潤率底可能是神舟電腦上市審批未通過的原因,而PC行業多數廠商的轉型會是整個行業的出路。
不過,做為專注于PC市場的國內本土廠商,本次神舟電腦發布招股說明書也對外公布了公司的發展近況。從數據可以看到,神舟電腦由于規模原因,其在存貨、原材料議價、現金流等多方面收到制約,公司希望上市融資也是為了加大企業規模。
另一方面,神舟電腦董事長吳海軍控股92.73%,是公司的絕對控制人,而且即使如之前上市計劃發行8100萬股后,吳海軍還將擁有83.46%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