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亚洲_69pao在线成人免费视频_黄色三级网络_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經濟學家年會落幕 建言中國避免收入陷阱

行業動態 時間:2011-01-13 作者/發布人:pc354 點擊:1121

網易經濟學家年會落幕 建言中國避免收入陷阱
2011(第二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NAEC)現場

網易財經1月12日訊 2011(第二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NAEC)1月12日在北京成功舉行。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和戴爾·莫滕森,與陳志武(博客)、張維迎、茅于軾(博客)、李稻葵(博客)等近50位頂尖華人經濟學家,共同建言中國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本屆年會主題為“曲折復蘇,重啟改革”。網易門戶總裁、網易總編輯李甬表示,二戰以來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經歷過經濟起飛,只有日本、韓國、中國香港臺灣持續發展,越過11900美元界限成為高收入國家;對于今天的中國而言,未來五年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這應成為新一輪改革重要的邏輯起點。

國有企業在私有制國家才能做好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批評國進民退導致了社會效率的損失。他說國有企業很多不是按照市場的邏輯做的,它的很多資源獲得不是因為他給別人帶來幸福,而是因為有某種特權,尤其在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競爭當中是非常不平等。國有企業要把民營企業兼并掉,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效率損失。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競爭好比皇帝和大臣下棋,大臣要贏很難,又不敢贏,贏了麻煩更大,每次都是皇帝贏了。”張維迎說道。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常務理事茅于軾認為,公有制產生不出合理的價格,無法避免效率低下的問題。國際上有一些公有制企業非常好,但只有在私有制的汪洋大海中才能產生。

國有企業管理的問題同樣難以解決。茅于軾看到了國企的矛盾,他說最早的時候國有企業的利潤百分之百上交了,但是企業沒有賺錢積極性,所以企業干脆自己先花了,把成本擴大。后來因此改了說干脆不上交,國企有了賺錢的積極性,但又不上交了。

當然,國有企業并不是中國經濟問題的全部。慧聰網董事局主席郭凡生認為,民營企業也應該在自身反省和提升中發掘新的增長動力。民營企業早年的競爭對手是國有企業,很容易在市場競爭中獲勝,但是現在面臨的環境已經不同了,對手主要是發達國家的私有企業,因此需要新的思維。

政府收支應設兩條紅線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認為,我國09年財政稅收相當于4到5億城鎮居民一年收入,政府機構掌握這么多社會資源,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很大,對于錢如何花不能不有所約束。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認為,除了政府掌握太多資源之外,納稅人話語權也是問題。財政體制的對應關聯最重要的應該是老百姓和政府,但是我們現在的財政體制主要對應的關聯變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老百姓說不上話,監督不了財政體制。

政府掌握太多資源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薛兆豐認為,政府應該減肥,很多聲音呼吁政府要多介入社會和經濟領域,但是政府本身不是一個省油燈,這是由它的本質決定的。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建議對政府收支進行限制,設立兩條紅線:每年政府的全部收入不得超過GDP的30%,國家行政公務支出比例不超過20%。

經濟發展的目標應是人民的福利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認為,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現在60年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很多值得反思的問題基本上沒有變化,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沒有把自己當成發展的目標,而是把國家發展或者去超過別人當成我們的目標。

茅于軾則表示要追求有質量的GDP增長。同樣的GDP增速,分配是比較平均還是只是平均給了富人?比較公平的分配就是比較好的GDP,GDP質量是好的。此外他也建議關注通貨膨脹造成的不同人群的利益分配問題。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給中國的建議中,都認為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社會公平。

利率改革刻不容緩 資本市場頑疾仍存

根據陳志武的測算,中國的銀行存款利息比應該有的利息水平大概低兩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利率低了1.5個百分點。這樣所產生的效果等于老百姓一年幾十萬億儲蓄,每年少拿幾千億到一萬億利息收入,相當于把老百姓儲蓄應有收益轉移到國有銀行,再進一步轉移到國有企業、地方政府那些工業“鐵公基”項目更多投資。

茅于軾建議開放金融業,因為中國的金融業沒有能力把低利息的錢變成高利息,所以大家的存款只能享受2%的利率。而同時另外民營企業家很需要錢,著急得不得了,這就是目前中國金融業的狀態,茅于軾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國家壟斷。

除了利率,資本市場中小股東利益得不到保護的頑疾仍深受嘉賓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吳曉求表示,權重股東不創造價值的,也不承擔風險,通過各種關系要成為所謂的新股東,唯一的目的是獲取高額的制度回報。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認為,如果中小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障,市場難以長遠發展。他說,如果把這個市場看成一個長期投資市場、給投資者回報的市場,這個市場就可以發展。“你要是完全向市場拿錢,而不管投資者,這個市場怎么發展呢?”

房產稅作用成疑 調控需耐心

隨著房價越漲越高,宏觀調控一次次失敗,房產稅被輿論認為是能使房價有效下降的最后一只靴子。但不少專家認為不宜對此期望過高。

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認為,在供求關系占主導的情況下,征收房產稅不會改變房價問題。

“人們期待落下來一只靴子,但實際上落下來的是一只襪子,誰也打不著。”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示。

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認為房地產調控需要耐心。

夏斌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不整治,中國經濟肯定要出事,整得狠了也要出事,必須花兩三年時間逐步去解決。調控的方向就是使房地產慢慢走向健康發展方向,所謂健康發展就是,放房子是為了住,而不是像炒股票一樣的投機。

--------------------------全文完----------------------------
0% (0)
0% (0)
整站字母快速檢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1 2 3 4 5 6 7 8 9 0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飛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