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亚洲_69pao在线成人免费视频_黄色三级网络_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 首頁 > 個人言論

韓令國:房地產就是剝削的工具

個人言論 時間:2010-11-26 作者/發布人:韓令國 點擊:1218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但是在所有普通城鎮居民與被城市化人群心中的感受卻并非如此,對于普通工薪層的城市生活感受來講,城市并沒有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反而讓他們感受到生活更加的艱辛。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表現應是,城市融合多元文化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推動高科技發展來拉動經濟提升人居環境質量與民眾生活質量。但在事實上,普通百姓所見與所感受到的并非如此,在中國北、上、廣等幾個大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們,不僅沒有感受到經濟發展對居住與氣候環境質量的改善,更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豐富物質享受和高質量生活,感受到的只有城市擴張與經濟發展下日益高漲的消費、越來越差的氣候環境與同物價增漲速度相比越來越低的收入,和越來越大的生活消費支出與生存壓力。

從民眾最直觀的生活質量下降感受來源來說,首當其沖的就是物價與收入差異之間的變化,盡管經濟發展令民眾可享受的物質與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但在高物價與低收入落差下,物質與文化生活享受卻正在與普通民眾越來越遠。工薪層家庭不僅根本無力享受到這些,反而要因此不斷的增加自己的生活負擔,從衣食住行到醫療教育和住房,給人們帶來的壓力都日益高漲,根源就在于不斷上漲的物價和CPI數值的不斷上升。

當然,從上述現象講,這一切的直接根源是政府過量發行貨幣造成的通脹,所以,今天讓多數民眾感受到生活質量下降,壓力增強的罪魁禍首也毫無疑問的就是當今政府。

很多人會問,政府過量發行貨幣導致民眾生活質量下降和生存壓力增強與房地產有何干系?

此前我曾講過,從09年房地產業對GDP貢獻值超過10%這個數字來講,當前中國的經濟支柱是房地產業,拉動經濟的投資與消費實際上都是圍繞城市基本建設中的房地產業而進行的,從政府投資角度講,大部分的基礎建設投資都是在建設城市,因此首要發展的就是房地產業,貨幣投放與供給過量傾向于城市,二元社會結構中城鎮與農村的差異就會越來越大,造成城市與農村居民收入的兩極分化(當然,這只是相對),導致農村居民被迫向城市化遷徙所要支撐的第一個產業不是服務業與其它產業,就是今后的房地產業。

很多人看到此會感覺很亂,甚至看不出邏輯,感覺到非常混亂,的確,此文整篇已經過超過三分之二的刪節,實屬無奈(具體原因不言自明)。

首先,過量貨幣供給推動了資源與大宗商品價格,造成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須的資源與房價上漲,一方面,資源與房價上漲會推高生活物品的運輸、經營成本,推動物價上漲,另一方面,資源產品價格上漲也會增加農業種植的成本,推高農產品生產成本。

但是,在城市物價受房租、水電等影響造成經營成本上漲后,普通城鎮居民的收入又受到經濟結構問題所影響無法相應的快速提升,成活壓力受收入與生活消費品價格數量落差所影響就會提高,政府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進而就會對農產品進行價格管制,從改革開放至今天,直到前幾天發改委出臺的幾條物價穩定措施,其中除去打擊投機行為外,對其傷害最大的就是農民。因此,在城市與農村生活與收入差距被政府行為不斷放大后,農民被迫就要進行城市化遷徙,從而對城市的工作、住房、消費產生需求,這就是政府城市化的根本目地(還有諸多原因,暫不詳細解釋)。

很多人看到此處會認為有些跑題,其實不然,即使說到此處,也根本未說清上述現象中錯綜復雜的特殊利益關系,但是很多問題對于當前的普通民眾來講早已熟知,也就沒必要對其進行過多描述。

從城市化運動的角度看,每個被迫向城市遷徙的人都會在城市產生相應的居住需求,無論是購房還是租賃,無論是居住還是經營,都會成為房地產業的市場需求,有人對其中必須并迫切需要住房的人群取名為剛需,這群人就是房地產市場需求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政府財政最大的依賴就是土地財政,而這個土地財政必須建立在房地產業發展之上。從開始到現在,政府需求越來越大,對土地財政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最終的結果就是現在的房價越來越高,由此可見,當初房地產市場化其實就是一個陰謀,而拋棄保障性住房建設供給,就是這個陰謀中最重要的一個政府行為,今天包含城鎮居民在內,多數買不起房的民眾,就是受害于政府的這個卑劣行為。

當然,很多人還被蒙蔽于因買不起房而造成生存壓力不減的錯誤誤區中,并未了解到政府推高房價與拋棄對房價過高的行政管制的根本意圖。實際上,從稅收角度講,物價越高,政府所得的稅收比例就會越高,而房價在價格體系中,恰恰就是直接影響物價的最重要因素,包含現在居民生活所必須消費的生活物品,以及醫療、教育等等其它消費,它們的價格變化都與房價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從生產角度講,每件商品的出廠價格中所必須包含的就是生產場地的租賃與稅收成本,只要房價上漲,這個成本就會增加,進而所繳納的稅費也會增漲,這是政府第一個稅源,從商品出廠到最終消費者手中,還要經由一級批發(一級代理)、二級批發(代理)、店面、物流等等幾個環節,每個環節中都會包含著房屋租賃成本價格與稅負,直到最終消費者從商店買回商品時,這個房租成本與稅負征收過程才會結束。

其次,在農業成產過程中,由于政府對農產品價格的管制,農產品價格增漲根本不會與經濟增漲達到同步,但是資源產品價格是受貨幣因素與資源產品的生產、運輸、經營、交易成本等所影響的(其中也包含著房租因素),是不受政府管制的,所以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會在通脹狀態下高于農產品價格漲幅速度而上漲,從而導致農民收入逐漸低下,盡管當前從統計局數據看農村居民收入仍然每年保持5%以上的增漲,但是從民眾對物價變化感受方面講,農村居民的真實人均收入與物價比,實際上比城鎮居民下降的更快,而這中間的收入落差,實際上都是被政府稅收所拿走的。

綜上可見,當前政府財政高達GDP的30%以上,來源就在此處,所以說,房價高實際上影響的是所有人,而并不是單獨的無房者,政府之所以采取放任并不斷推高房價的態度和行為,根源之一就是為了更好的增加稅源。

除此之外,房地產的另一個本質就是政府以外的既得利益集團剝削。當然,這個既得利益集團與政府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們的主要成員就是部分政府官員和少數紅色資本家以及紅二代,這群人是房價上漲后最直接的受益群體,他們不僅從事、參與著房地產開發建設與大宗土地買賣,還直接影響著政府政策的出臺與落實。最終,在政府本意就不想壓制房價上漲過快,調節人均收入快速上漲的情況下,他們就直接的從房地產上獲取到無比豐厚的利潤,是政府以外的第一個剝削階層。那些普通投機需求的炒房者從房地產市場上所獲取的利益與他們之間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最后,直接一點的說,房地產實際上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本質轉換成特殊剝削階層后,所塑造的一個以剝削行為為主體的工具,這個工具的使用者有兩個群體,一是當今日益腐敗與貪婪的政府,二是以政府腐敗官員與少數紅色資本家和紅二代及其部分太子爺所組成的另一個既得利益集團。政府依靠城市化與房價來運用租地斂財和增加稅源、增長稅負等行為對民眾進行第一道剝削,以政府腐敗官員、少數紅色資本家、紅二代與部分太子爺利用政府斂財行為的便利炒地、炒房、囤積居奇對普通民眾進行第二次剝削。因此,房地產就是一個十足的、徹頭徹尾的剝削工具,它剝削的并不單單的就是居住需求的購房者,而是包含工人、農民、私人業主與民營企業在內所有的全國民眾。

--------------------------全文完----------------------------
0% (0)
0% (0)
整站字母快速檢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1 2 3 4 5 6 7 8 9 0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飛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