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7月29日,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除了上海未公布GDP外,其他省市均已公布。經過網易財經計算,全國31個省市GDP加總之和為187379.792億元,高于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GDP172840億的數值,高出部分達14539.792億。
上半年5個省份突破萬億
數據顯示,上半年有五個省份GDP突破萬億。其中,廣東經初步測算,全省上半年完成生產總值19668億元,位居全國之首。江蘇省上半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1.9萬億元以上,增長14.5%左右,位居第二,山東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22.1億元,位居全國第三。緊隨其后的兩個省份分別為浙江和河南。其中浙江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1192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增幅同比提高6.7個百分點。河南省預計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3%左右,比上年同期加快6.1個百分點,全省生產總值約10244.5億元。
28個省份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網易財經計算,按照個地方2010年上半年實際GDP與2009年上半年GDP之比計算,增速約為20%左右,遠高于全國11.1%的增速。
分區域看,全國31個省份中,受海南國際旅游島拉動,海南省上半年GDP增速達19.4%,增速為全國之首,天津市年GDP增速達18%,名列第二。重慶、山西、寧夏、吉林GDP增速均在17%以上,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速達到15%以上的省份達到13個。在31個省份中,新疆和貴州GDP未達到全國,新疆增速為10.7%,貴州增速為10.3%。上海增速也達到兩位數,但是由于并未給出,考慮到世博會的拉動作用,應該大于全國平均水平。
地方數據與全國差距歷來存在
自1985年起,GDP核算就在國家和地區層面同時分別進行,國家和地方分別核算GDP,國家統計局對各省份GDP進行審核。對于地方政府GDP之和與全國GDP之和之間的統計差距,歷來都存在。例如2004年地方經濟增速就高出全國3.9個百分點,2007年上半年各省GDP高出全國1.24萬億,2008年上半年各省GDP高出全國2009年上半年相差1.4萬億,2009年全年相差2.68萬億,幅度均在10%以內。專家指出,由于各地之間存在重復計算,所以各地GDP之和高出全國不可避免,但是長期如此則存在問題。中央進行經濟決策,除了看全國GDP外,還需要參考地方GDP增速。統計數據的偏差將直接影響到政策決策。
除了重復計算問題外,地方數據的非真實性也是造成數據差距如此之大的一個原因。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此前曾表示“由于統計科學性和地方干部扭曲的政績觀,應該取消地方政府GDP的統計”
國家統計局馬建堂此前也曾針對此問題做出過回應,他指出2010年將加緊出臺國家統一核算GDP方案,改進地區GDP審核與評估,但是目前仍未看到相關方案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