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租不起,面對一線城市本輪房租的暴漲,我們終于拿起了又一桿大棒,憤怒的揮向了黑中介。不單單是百姓,主管部門也把本輪房租的上漲,基本歸于中介的操縱,中介的炒作。7月初,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安排,其下屬房地產經紀人學會負責實施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房租暴漲原因調查工作已經結束,并于7月上旬形成了初步調研報告并上交給了住建部。這份報告對“北上廣深”四城市的房租上漲情況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報告指出,四城市房租上漲幅度并沒有之前媒體報道的那么嚴重。以北京為例,3-6月份同比上漲幅度超過了18%,但是每月環比上漲幅度不到2%。
對于房租上漲的原因,報告認為除了季節性因素外,部分中介因為房屋買賣生意下降,從房主處收租房子做“二房東”,推高房租或勸說房主抬高房租,是主要城市房租上漲的主要因素。
對此說法,我曾經進行過具體分析,不同意中介退漲房租的說法。特別是北京市,集中改造50個城中村,逼出如唐家嶺這類城鄉結合部的蟻居人群和拆遷戶,對于房租的短期暴漲更是推動力。
比如唐家嶺拆遷,大約5萬租客走向市場租賃。無數的事實,也說明只要是集中拆遷改造的城市,房租暴漲都不同程度存在。那么,主政部門對于房產中介的少數做二房東的現象歸于黑中介,實在站不住腳。
那么有沒有中介炒作的因素嗎?肯定是存在的。四月之后,確實存在一些中介公司意識到租賃市場的預期,重點涉足租賃代理業務,低價收取業主的出租房源,并向客戶索要空置期,待租金高位出租的做法。更有個別企業不擇手段的采用囤積區域房源超高租金的手段,以其達到高額利潤的目的。但是,為什么他們可以成功的獲取暴利,根源還是租售供需的失衡。
在某網絡進行的關于租金上漲的因素調查中,對于看待房租上漲的原因,大約44%的網友認為最近房租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新政后,中介機構炒作,哄抬租金”;其中54.1%的二房東、51.3%的過渡租客和63.1%的長租客同意這一原因,但大多數房東卻認為最近租金上漲是“租金的正常上漲,長期相對滯后的租金的適時上漲”占45.8%。
這在網絡民意中,已數不多見的理性了。
我們慣于把屎盆子扣在商家頭上,就像把房價上漲的責任全部加于開發企業一樣,正常的商業活動被一句“暴利”扼殺了。這在輕商主義的國度,一直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逐步市場化的過程,一直存在各種對市場的誤解。我們最初流行的“皮包”公司,把中間服務商基本打壓下去,國人不認為中間服務商是要收費的。
我在搞旅游的15年間,經常和朋友開玩笑。很多朋友對于實體經濟有好感,對于中間服務賺取正常服務費,一直冠以黑皮包的說法,我回答他們,我們不需要皮包。我們的皮包只裝錢用,公司只有人,沒皮包,我們只能算“嘴皮子”公司。這種調侃實屬無奈。
中介服務賺取差價一直在制度上就被抑制。原因當然還是傳統觀念作祟。按市場原則,中間商賺取利潤恰恰是企業存在的利益所在,何錯之有?和開發商一樣,囤積貨源,原因是貨源緊缺,是你供應出問題了。為什么供應出問題?市場的原因,在我們更應該看作是頻頻舉起的調控之手造成的。房價上漲在8年調控中成為常態,當然主要因素在于土地價值的提升,但是,土地價值提升之快,更應該是自03年開始的嚴控信貸和土地的政策副作用。供需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一直在加劇。這是市場和調控之手的共同問題,只是我們的輿論,一股腦的推給開發商。近期有進步,又推給了地方土地財政。實際這都是錯誤的理解,真實的原因是高漲的需求面對緊縮的供應。
即使是我們共同認可房租暴漲100%的是中介推動的,但是黑中介為什么能推動房租的上漲?當然只能是房源的緊缺,解決了這個問題,看他黑中介還有什么機會呢?
我一直堅持六個因素造成房租短期內的漲幅加快,是多項因素的疊加影響。
其一:房價09年到10年一季度的漲幅超高,引起持有成本的提高,物業稅與房產稅的傳言,造成業主對政策預期的恐慌,加房租以抵消持有成本。由于一年一簽租約,而房產稅政策懸疑,業主只好在新租約簽訂之時,選擇把持有成本加大,轉嫁租房客。
其二:本屆大學生畢業進入北京、以及留在北京的需求增多。這是市場上租房房源緊缺的主要方面。
第三:大規模的城市改造是有兩到三年過渡期的。在城市改造成為保障房建設與商品房建設的主要途徑的當前,集約節約用地只能讓土地整理轉向城區,而不是郊區化。
第四:二套房首付的提高,特別是二套房住建部和北京市的認房不認貸政策,擠出來分戶需求,也加劇了住房改善的難度,把婚房、學區房擠到租賃市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五:投資住房的全面抑制是非市場的政策,實際給租賃方一個錯誤的心理預期:可租賃房源將越來越少。這也是租賃房惜租的根本原因。
第六:部分中介從業人員為了成交而選擇無序競爭。
實際只要解決了市場問題,任何一方試圖操縱市場都是不可能的。
簡單思維,推卸責任的思維有一次造成了中介的聲名狼藉。但是,把責任推給市場,推給開發商,推給房屋中介,推給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是十分不理智的,也不會解決市場問題。希望主政部門看清這一點,以市場調節解決問題,而不是頻頻舉起調控之手。政府的公信力應該建立在市場完善之上。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