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此次發行的初始發行規模為222.35億股,發行人授予A股聯席主承銷商不超過初始發行規模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或稱“綠鞋”),A股綠鞋全額行使,A股發行總股數將擴大至255.7億股。
由于本次網上發行獲得足額認購,且本次網下發行初步配售比例低于網上發行初步中簽率,發行人和聯席主承銷商決定啟動回撥機制,將2.32億股股票從網上回撥至網下。回撥機制實施后,戰略配售102.28億股,占超額配售后發行規模的比例為40%;網下發行50.32億股,占比為19.7%;網上發行103.1億股,占比為40.3%。
根據網下申購以及資金到賬情況,有效申購資金總額為1451.2億元,網下初步配售比例為8.86411860%,認購倍數為11.28倍。回撥機制實施后,網下最終配售比例為9.29260270%;網上最終中簽率為9.29260176%,農行中簽率為A股市場有史以來的第二高,最高的是華泰證券14.43%的中簽率,此前工商銀行A股中簽率僅為3.28%。
農行A股已于6日完成網上、網下申購,H股公開發售亦于同日截止,至此農行已結束募資。根據A股每股2.68元、H股3.2港元/股的發行價,若不行使超額配售權,農行此次IPO在A股市場融資595.9億元,H股融資813.184港元。全額行使超額配售權后,融資規模將分別為685.276億元和935.04億港元,共計221.14億美元,將超越工行成為全球最大IPO。農行三農業務總監周清玉稱,本次IPO融資后,該行資本將更為充足,將可支持未來三年的業務快速發展。
農行將于8日晚間將公布中簽號。7月15日和16日,農行將分別在A、H兩地上市。
農行于今年4月7日遴選承銷商,正式啟動IPO程序,并分別于6月9日和6月10日獲的中國證監會、港交所的上市批文。根據昨日公告,中國人壽、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國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27家機構成為農行A股戰略投資者,合計認購金額274.12億元。每家戰略投資者獲配股數的50%鎖定期為12個月,50%鎖定期為18個月。此外,農行還選定了卡塔爾投資局、科威特投資局等11位H股基礎投資者,合計認購54.5億美元。今年4月21日,社保基金以155.2億元入股農行,成為農行唯一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3.7%。
根據招股說明書,農行2009年末總資產達8.88萬億元,凈資產為3429.25億元,去年實現凈利潤650億元。行長張云5日在路演中表示,預計農行2010年將實現凈利潤不少于829.1億元。農行本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該行去年末的資本充足率為10.07%,略低于銀監會對大型銀行11%的最低要求。
名詞解釋:
綠鞋,即超額配售選擇權,是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可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即可向投資者發售共計不超過包銷數額115%的股份。在證券上市之日起30日內,主承銷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或者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
從國際通行做法來看,發行人一般會給予主承銷商在股票發行后30天內,以發行價從發行人處購買額外的相當于原發行數量15%股票的期權,具體數量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考慮到對穩定股價的影響力,這一比例一般不會低于10%,該期權也可以部分行使。
主承銷商獲得這一期權后,便會在股票發行中超額配發期權所約定比例的股票,這額外配售的股票一般是主承銷商從發行人大股東手中“借股”,或者向企業戰略投資者“借股”,這些股份會在新股發行期間銷售給投資者。
股票上市后,如果股票求大于供,股價上揚,主承銷商即以發行價行使綠鞋期權,從發行人處購得超額發行的15%股票,并補足自己超額發售的空頭,即還給“借股”的大股東。此時實際發行數量為原定的115%。
若股票上市后供大于求,股價跌破發行價,主承銷商將不行使超額配售權,而是以國際配售中超額配發獲取的資金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以支撐價格,購入股票將對沖空頭,即還給“借股”的大股東。此時實際發行數量與原定數量相等。由于此時市價低于發行價,主承銷商這樣做并不會受到損失。
附表:農行A股27家戰略投資者名單
序號 | 戰略投資者名稱 | 獲配股數(股) | 出資金額(億元) |
1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1,188,757,000 | 31.86 |
2 | 國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742,974,000 | 20 |
3 | 中國煙草總公司 | 746,268,000 | 20 |
4 | 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 | 746,268,000 | 19.91 |
5 |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 594,379,000 | 15.93 |
6 | 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594,379,000 | 15.93 |
7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 445,784,000 | 11.95 |
8 |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 297,189,000 | 7.96 |
9 |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0 |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1 | 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2 | 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3 |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4 | 五礦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5 |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6 |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7 |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
司 |
297,189,000 | 7.96 |
18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 297,189,000 | 7.96 |
19 |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297,189,000 | 7.96 |
20 |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 297,189,000 | 7.96 |
21 |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 | 186,567,000 | 5 |
22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186,567,000 | 5 |
23 |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 186,567,000 | 5 |
24 | 江蘇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 | 186,567,000 | 5 |
25 | 東風汽車公司 | 186,567,000 | 5 |
26 | 江蘇華西集團公司 | 186,567,000 | 5 |
27 | 光大金控財富投資有限公司 | 186,567,000 | 5 |
總計 | 10,228,235,000 |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