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報道·十大科技】
鄧孫
【主題】十大科技
【作者】鄧媛
【提要】無論是你想到的,還是想不到的,也許都將在世博園里見到
【正文】
結構和解構想像力,不至于使其天馬行空而不被信任的,只能是科技。而當人類文明進程發展迄今,科技改變的早已不僅僅是生產,更有生活。
當“更美好的生活”從世博里撲面而來時,可能你會驚嘆,也可能會訝異。但你肯定不會拒絕,因為沒有人會拒絕對未來更幸福的期待。
【小題】巨型“喇叭花”
在上海世博會最大的單體建筑——世博軸中,鑲嵌著6個巨型“喇叭花”。它們的學名也很好聽:“陽光谷”。陽光谷最大直徑90米,底部直徑18米,高達41.5米。
陽光谷的構成是世界罕見的技術挑戰:每個陽光谷的鋼結構都含有1700多個單元,每個節點發散出6根桿件,而每根桿件的空間位置各不相同。
顧名思義,陽光谷的功能即是采集陽光雨露。它們讓自然光透過陽光谷傾瀉入地下,使位于地下的千米世博軸人行步道也能借自然光照明。其喇叭形狀亦可收集雨水集中處理,使得地下空氣自然流動,為觀者提供一個生機盎然的休閑場所。
有人說,城市未來建筑的美麗示范就是它:因為夠時尚,也夠環保。
【小題】索膜結構建筑
這是世博軸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在世博軸頂部,巨大的桅桿與斜拉纜索、玻璃纖維膜組成了中國最大的索膜結構。它長840米,寬近百米,總面積達7.7萬平方米。
若從天空鳥瞰,它是渾然天成的巨型“白色幕布”,形狀飄逸如藍天下的白云,綿延伸展又形成世博軸創意中的“河流”。
據說,索膜建筑的靈感起源于“帳篷”這一古老形態。與傳統建筑施工相比,索膜建筑的工期僅為傳統施工周期的四分之一。同時,在施工中無需沙石、水泥,避免了揚塵、噪音對環境帶來的污染。
【小題】LED光源
在整個上海世博園區,60%至70%的燈將采用LED照明。相較于傳統光源單調的發光效果,LED光源是低壓微電子產品,成功融合了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圖像處理技術、嵌入式控制技術等,屬于數字信息化產品,因此壽命長、變化多、高節能。
據報道,世博開幕后,主題館南立面上的玻璃窗格將被2300多盞LED“洗墻燈”照亮:白色的LED光源將在微微茶色的玻璃上照射出淡淡的漣漪。
作為未來的城市之光,LED還有另外一個雅號:“永不熄滅的燈”。顯然,這一含義也給“城市”帶來了另一番深意。
【小題】最大太陽能應用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去年公布的資料顯示:上海世博會園區的太陽能發電能力將達4.5兆瓦,成為世界上太陽能集中應用規模最大的地區之一。
記得10年前,在德國漢諾威舉辦的世博會上,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太陽能建筑、光伏發電裝置和當時最大的太陽能游艇,艷驚全場。10年后,太陽能更廣泛地分布于世博園5.28平方公里的各個角落,往昔的“奢侈品”已變得家喻戶曉。
【小題】準4G技術
可能你還沒有弄明白3G的所有功能,但這并不妨礙4G時代的到來。
4月中旬,中國移動承建的上海世博會TD-LTE(準4G技術)寬帶移動通信演示網正式開通,這是本屆世博會上所展示的最前沿科技之一。
這意味著,世博會期間,基于演示網的移動高清會議、移動高清視頻監控、便攜視傳等業務將正式服務上海世博會。同時,高速上網卡等新鮮功能亦將供參觀者體驗。
快、即時、流暢,在4G網絡覆蓋下,世界真的是平的。
【小題】手機付款
通信科技帶來的沖擊不止于4G。
目前,上海地鐵全部車站共有1500個專用閘機通道開通了“‘世博通’手機支付應用軌道交通”功能。每座車站至少有2組進出站閘機,標示“手機錢包專用通道”字樣。
世博會開幕前,上海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增至12條線路,達420公里,所有新開通的線路和車站也將支持手機錢包的應用。而“世博通”手機錢包,除用于乘坐地鐵外,還能乘坐世博專線公交車;購買“世博手機票”,直接持手機進入世博園區;在世博園區內的所有合作商戶里進行消費支付。
手機變成錢包,紙幣電子化。靠一部手機在世博園里暢游,城市生活的簡約和便利會有終點嗎?
【小題】物聯網首秀
當人們還在為互聯網上的誠信危機聒噪不安時,以感知為目的的物聯網將讓真實變得觸手可及。
在世博園區,一位游客將手放在血壓儀上,監測的數據隨即通過藍牙技術傳輸到手機網絡,然后手機再自動將其上傳到后臺服務器。與此同時,一位醫生登陸到服務器的同一網絡系統,便可立即檢測到該游客的血壓數據,繼而完成醫療建議,甚至預約掛號。
注意:以上場景無需在醫院進行,也無需與醫生面對面。
物聯網的另一顯著應用是,每張世博門票內都有一顆自主知識產權“世博芯”。參觀者進入園區,手機上就能收到一份游覽路線建議圖;隨著參觀的進行,游客隨時能知道最近的公交站、餐飲點的位置。與此同時,組織者也能根據“世博芯”了解各場館的觀眾分布,既能及時向觀眾發出下一步的參觀建議,又能有效調動車輛,提高交通效率。
【小題】電子導游儀
至少需要3天——這是網友們對粗略參觀上海世博會全貌的基本時間判斷,而前提是,導游能隨時為自己服務。
于是,電子導游儀成為本屆世博會的必備品。但通曉語言數目之多,講解內容之詳細,老上海人都感慨它“知道的比自己還多”。
該電子導游儀共可播放中、英、日、韓、法、德、西等七種語言,能在世博園區內外自動定位講解。目前,上海三星級以上酒店每家僅限配置一臺導游儀,供游客免費使用。
如果游客攜帶便捷式導游儀出門,租賃價格是每臺100-300元。除了可以介紹世博園各場館外,還能講解:銀行、停車場、加油站、汽車維修和長三角55條推薦旅游線路的詳細解說和聯系方式。
【小題】數控水幕
一組高達25米的數控水幕布局在世博中心大堂。與電影《阿凡達》上映時,IMAX比3D更一票難求類似的是,在水幕電影已不是稀罕的年代,世界上最高的室內數控水幕依然可以攝人心魄。
但它并不只是更高更壯觀。四道水幕由600多個低壓電磁閥單點控制,整體布局可形成文字圖案,并隨機產生動感的噴泉效果。而在水幕噴泉外部,由上到下的變色光源可將25米高的水簾通體照亮并整體變色。在悅耳動聽的音樂伴隨下,水幕噴射變幻無窮,美輪美奐。
【小題】農民機器人
與“高新尖”的科技相比,吳玉祿的發明或許有些“笨拙”。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這位“全中國最聰明的農民發明之星”將帶著自己制造的30多個機器人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
來自北京通州的吳玉祿已發明和制造了大大小小不同功能的機器人共47個。它們有著各種不同的功能,比如會跳、會畫、會喝、會按摩等。據報道,上海世博會在邀請單中,還給他出了個“命題作文”,“要會寫字、會捶背、會畫畫、還有會噴水的七八個機器人”。這些新機器人現今也已基本完工,月底將奔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