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杭州市法制辦擬定以法規形式禁止子女"啃老"。其實,"啃老"本質上是青年就業問題,"啃老"并不可怕,政府立法瞎管才可怕。在青年就業問題上,英國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提升青年的可雇傭能力,扶持無業青年就業。
"啃老"問題引發關注后,英國政府通過"青年新政"、"技能戰略"等政策給失業青年提供就業機會,而非本末倒置地立法禁止"啃老"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英國"啃老"族(NEET)問題由于英國青年的失業率達到國際警戒線引發關注。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997年公布的數字,英國青年(15至24歲)的失業率為14%,己達到了國際警戒線的標準。過高的青年人口失業率導致"啃老族"必須靠家里人養活,1997年英國政府因此提出"讓能工作的人有工作,讓不能工作的人有保障"的口號,通過"青年新政",推出"技能戰略"等促進就業措施給失業青年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用立法的方式來嚴格禁止子女"啃老"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失業青年的經濟問題,反而會因為罰款而加重負擔,是本末倒置。
1998年,英國政府推行"青年新政"項目,提高青年可雇傭能力,主張通過工作來獲取社會福利,失業者參加培訓、尋找工作就能領取求職津貼
1998年工黨政府實行"新政",把一系列"工作福利"計劃和多種稅收抵免形式結合起來為就業者提供補助。通過工作來獲得社會福利,即通過國家的投資來提供教育和培訓,確保就業收入高于原來的失業福利待遇,青年新政(NewDealforYouth,NDFY)是其中的子項目。在青年新政中,采取工作稅額減免或補貼為就業者提供補助,例如,參與計劃的雇主可拿到政府為他安置的失業者支付的工資補助,每安置一人雇主可獲每周60鎊的工資補助,還可獲得政府支付的對這些失業者的培訓費補助和他們參加培訓對雇主可能造成的損失的補助,每安置一人雇主可獲750鎊。求職津貼的領取者必須滿足一系列領取標準,包括積極參加培訓、尋找工作等。
2003年后推出"技能戰略"及"技能白皮書"計劃,圍繞雇主與學習者需求展開技能培訓,并通過"經紀人"、"政府比例資助"等,激勵雇主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
2003年,在繼續推行針對失業青年的新政基礎上,英國政府又為在崗的勞動者推出另一重大舉措——"技能戰略",即促進包括青年在內的勞動者技能的持續提升。技能戰略的核心框架內容包括,幫助雇主運用技能來達到更具遠景的長期商業成功;激勵和支持學習者;對雇主和學習者的需求更具響應性;創建一個技能提升的社會合作伙伴等。基于此,2005年政府進一步推出"技能白皮書"計劃,重點推出國家雇主培訓項目,強調技能培訓圍繞雇主和學習者需要展開。同時,通過"經紀人"、"培訓提供者招投標"、"政府比例資助"等制度設計,激勵雇主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
1999年,青年新政實施僅一年,英國青年人口失業率就下降40%,2005年,英國15-24周歲青年長期失業率為12.9%,遠低于歐盟27國18.3%的失業率
作為促進就業的核心計劃,青年新政實施僅一年,到1999年12月就已有19.5萬青年人重新就業,青年人口失業率下降幅度達到40%,2000年布萊爾政府即提前實現了讓25萬青年失業者重返工作崗位的承諾。2006年11月,通過"青年新政"計劃就業的青年人已有超過69萬人次,其中71%的人沒有重返該計劃,實現了穩定就業,還處于計劃幫助之中的只有9.5萬人,其中也有26.5%的人實現了各種形式的就業。2005年,英國15-24周歲青年長期失業率為12.9%,遠低于歐盟27國的18.3%相應失業率。據英國政府的統計,2007年初,18至24周歲的在職青年數量已比1997年時多出了50萬,青年人口失業率已降至7.5%。
金融危機后,為阻止更多的失業青年陷人長期失業的境地,2009年提出國家實習計劃、2011年為學校提供6250萬英鎊的補貼,避免落后地區青年成為"啃老"族
金融危機后,低技能青年、少數民族青年、殘疾青年以及生活在經濟落后地區青年的長期失業問題更加嚴重。英國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在青年就業工作中的培訓和投資力度,以阻止更多的失業青年陷人長期失業的境地。2009年的彈性新政(FlexibleNewDeal)為18-24歲的失業青年提供更為個性化的靈活的服務。2009年1月,英國政府提出國家實習計劃(NationalInternshipScheme,政府提供1.4億英鎊補貼用人單位,要求公共機構、慈善組織和經濟部門為大學畢業生增加3.5萬個實習崗位。政府還積極對教育系統進行更加深人的改革,包括設立免費學校,并且擴大技術類院校的建設。2011-2012年政府給學校提供6250萬的補貼,促進其接納教育落后地區的學生,避免教育和經濟落后地區的青年成為"啃老族"的一員。
2012年4月,英國政府投人10億英鎊施行青年合同計劃,幫助40萬英國青年獲得為期2-6個月的實習、培訓合約
2012年4月,英國政府投人10億英鎊施行青年合同項口(YouthContract),幫助約40萬英國青年獲得實習、工讀和培訓合約,為期兩個月到六個月不等,涉及零售、能源等多個領域,專門為青年創造實習機會的企業將獲得政府補助。該計劃同時要求接受幫助的青年須簽訂合同并完成所選擇的工作,如半途而廢將面臨處罰,包括停發政府失業救濟金或強制從事社區服務等。
在英國政府進一步扶持青年就業后,2014年5月英國青年失業率比2012年的歷史高點低了20%,2014年2季度"啃老族"數量比2013年同期減少12.5萬,創下9年來的新低
金融危機后,英國就業環境不斷惡化,青年就業狀況更是雪上加霜。2012年2月,英國國家統計局宣布,英國的失業率達到16年來最高點,失業總人數升到267萬,把失業率推到8.4%,更糟糕的是青年失業狀況也繼續惡化,16-24歲的青年失業率達到22.2%。隨后,英國政府加強青年就業工作中的培訓和投資力度取得了成效,根據TRADINGECONOMICS.COM網站的數據顯示,2014年5月英國青年失業率為17.9%,比2013年5月的21.3%,降低了3.4個百分點,比2012年2月的歷史最高點更是降低了4.3個百分點,降幅為20%。根據英國政府網站GOV.UK的數據顯示,2014年二季度英國啃老族數量比2013年同期減少12.5萬人,創下九年來的新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