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牛奶盒,發現牛奶成一團白色棉絮狀,上面還有黑點。”針對江蘇鹽城市民劉女士飲用某品牌酸奶時發現的問題,26日,廠方質量部門稱,初步排查為包裝盒紙質材料脫落所致,與奶質無關。
在鹽城市區文景花園的劉女士家中,她向記者展示了這盒“衛崗我de酸奶”。該奶生產日期標注為2014年5月11日,保質期21天,產地為江蘇南京。在牛奶盒的吸管處,粘著一塊白色棉絮狀物體,上面有黑點。
“5月16日早晨,我將這盒酸奶從冰箱里拿出來給寶寶,后來寶寶沒喝,我就自己喝了”。劉女士說,她吸了一會兒,發現吸管堵塞,就將牛奶盒扒開來,看到里面是一團白色棉絮狀的物體,上面還有黑點。
接到劉女士的反映,當天中午送奶員來到劉女士家,了解情況后,提出賠償10盒酸奶作為補償,但遭到劉女士拒絕。“我家一直為寶寶訂購衛崗品牌的牛奶,已經有兩年多時間,作為母親,我想知道這棉絮狀的物體是什么物質,對寶寶的身體是否有害。”劉女士表示,希望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鑒定牛奶盒中的異物是什么物質,是否安全。
劉女士說,隨后幾日,衛崗品牌的經銷商、區域負責人等與她溝通,都表示愿意賠償,或將牛奶帶回原廠檢測,但拒絕其他機構檢測。
記者就此事聯系到衛崗牛奶質量部門的黃姓主任,他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生產工藝流程推斷,該物質進入牛奶盒內的唯一途徑是包裝物,經初步排查,是包裝盒紙質材料脫落所致,具體還需取樣檢測后才知曉。
“牛奶在生產過程中是經過層層過濾的,通過很細的管子注入到盒內,所以這樣大一塊物質是不可能通過牛奶帶入的,與奶質無關。”黃主任說,如果消費者堅持第三方檢測,可以自己帶牛奶去檢測,檢測結果如果是奶質的問題,廠方愿意承擔一切責任。
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目前,鹽城12315投訴中心已受理了劉女士的投訴,將就相關問題進行協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