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日前表示,由于年底和春節前市場資金面都比較緊張,所以投資貨幣基金的投資者享受到了較高的收益,而節后資金緊張的現象有所緩解,余額寶的收益也會向正常水平回歸。按照目前市場趨勢判斷,4%左右為正常水平。余額寶自成立日到2013年12月31日年化收益率為4.9%。
對于很多投資者擔心的購買余額寶等會否出現虧損的情況,天弘基金表示,投資理財不等同于存款,理論上存在虧損可能,但現實中,國內所有貨幣基金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年度虧損,業內只有2只貨幣基金發生過1天虧損。同時,天弘基金的管理團隊也在背后做了大量的風險控制工作,利用大數據精準預估申購贖回,提前準備頭寸,相比于傳統貨幣基金有更多先進的技術支持,所以投資者不必太擔心。
昨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為了更好地促進余額寶等互聯網基金的健康穩定發展,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貨幣市場基金風險管理和互聯網銷售基金監管的有關規則。本報2月28日報道,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研究出臺相關文件規范銀行存款利息也劍指“余額寶們”。
部分機構存在銷售誤導
張曉軍稱,余額寶是我國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產物,本質上屬于第三方支付業務與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的組合創新。
證監會稱,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部分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及基金銷售支付結算機構存在銷售、宣傳推介行為不規范等問題。例如,有些產品沒有明確揭示貨幣市場基金不等同于銀行存款,不能保證基金一定盈利等。
“加強監管是一直的主題,這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昨日,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證監會此舉也有利于余額寶的發展。同時,周曉明透露,截至2月26日,余額寶最新用戶數量已經突破8100萬。
在天弘基金高級策略分析師劉佳章看來,證監會對創新的迅速反應遠超市場預期,“太與時俱進了”。“我們不是怕監管,監管不是限制。”劉佳章稱,監管是為了行業或創新產品模式更好地發展。
互聯網金融引發監管論
2月21日,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評論員鈕文新發表博文《取締余額寶》,直斥余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稱中國金融監管當局居然無動于衷。
昨日,鈕文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呼吁的取締并不意味著簡單行政命令式的,也可用市場和監管的方式,比如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的監管規則也是一種取締方式。他認為,監管部門不能簡單地加強監管,不應該讓無風險的產品獲得高收益。
日前,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清華金融評論》雜志上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互聯網金融存在法律定位不明、屬性定位不明以及資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發經營風險等三大風險。有必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恰當的監管。
昨日,北京大學證監會中心主任曹鳳岐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盡管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還存在不完善的情況,但不應該被取締,要適度監管。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