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該軟件演示
英特爾的軟件也開啟了其他正在開發的項目,例如可幫助醫生與身體嚴重受損的病人進行溝通。英特爾實驗室研究員迪恩·伯莫洛稱,軟件是通過分析磁共振掃描圖像,確定人在思考時大腦哪部分被激活;在測試中,軟件在猜測一個人思考的2個單詞時,準確率達90%。
不過伯莫洛表示,這只是朝最終有天能控制我們的思維邁出的第一步,技術的發展前景是能不借助任何中間設備,實現與信息、設備和他人的交流。目前該項目的成果還非常低級,只能使用非常昂貴和笨重的MRI設備,并且不能分析抽象的思維。
該系統只在人們第一次被掃描,并且思考不同的具體名詞,如“熊”或“錘子”時,才能發揮最大作用。軟件分析的是不同單詞的共同特點。例如,一個人思考“熊”時,與他或她思考小狗或其他有皮毛東西時,激活的是大腦的相同部分。當一個人想到熊時,也顯示了杏仁核部分處于活躍。
雖然英特爾主要是開發電腦處理器和其他硬件,不過也常常開發和論證刺激市場及提高聲望的新技術。這次在曼哈頓舉行的英特爾技術演示還展出了其他革新技術,如:
利用通過用戶手機采集的運動、GPS和音頻數據而開發的跟蹤用戶行為及確定同伴是誰的技術。這種技術可鑒別如行走等行為,還可比較不同手機的音頻,確定同一房間里有哪些人。
Dispute Finder(糾紛發現者)技術可監控用戶的會話和網絡瀏覽,在用戶遭遇有爭議或不準確的信息時發出警告。軟件通過收集互聯網信息,發現和確定作者已經宣布是不正確的情況,軟件還可利用語音識別技術監控談話。
透明全息櫥窗可應用在百貨商店,為消費者指出想要的商品。購物者也可使用巨大的屏幕搜索店內的存貨、查看地圖和向自己的手機發送商品信息。
無線連接筆記本的電視機頂盒,可監控用戶的網絡搜索紀錄及看電視紀錄,以提供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