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銀行間市場的“錢荒”問題愈演愈烈,市場流動性頻頻告急。但今年以來貨幣供應快速擴張,M2增速遠高于全年13%的預期目標,社會融資總量增速也較快,按理說不應出現“錢荒”。
近年來,商業銀行隨心所欲擴張自己的業務規模,金融機構的錢并沒有放在實體經濟中,而是過度集中在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這就造成了目前的“錢荒”。當前管理層希望提高存量資金的使用效率,讓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促進經濟結構轉型…
銀行隔夜利率連續暴漲銀行“錢荒”來襲
“錢荒潮”洶涌銀行股暴跌A股上周失守2100
自今年5月份開始,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簡稱SHIBOR)便呈現出不斷上升的勢頭,雖然6月份的“錢荒”年年有,但今年尤其嚴重。
銀行間以一天為期限互相拆借資金的利率,稱之為隔夜拆放利率,通俗說來就是指“我今天借錢給你明天還的利率”。
為了調劑銀行的現金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銀行之間互相拆借,即銀行多余的現金流向現金少的銀行。這種流動需要付出一定的利息代價。一般來說,資金流動性強,拆借利率就低;資金流動性差,拆借利率就高。
6月20日當天隔夜SHIBOR利率飆升578.40個基點,利率首次超過10%,升至13.4440%,創下了歷史紀錄。這意味著銀行對短期資金的饑渴。
盡管SHIBOR屢屢“爆表”,市場資金面信心受到重挫;但就目前來看,管理層堅持“不放水”的態度依然堅決。
今年貨幣供應量屢創新高“錢荒”為何如影隨形?
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達103.61萬億元,首次突破百萬億元大關
今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遠高于全年13%的預期目標,貨幣供應量屢創新高,目前已經突破百萬億元大關。中國貨幣信貸存量繼續維持在高位,似乎得不出發生“錢荒”的結論。
既然宏觀和微觀都未表現出需要大量資金的跡象,金融市場為何會產生資金緊張的局面,到底是誰缺錢呢?其實是金融機構自己缺錢。
社會融資方面,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各月的社會融資總量,已超過刺激力度極為強勁的2009年上半年,尤其是今年1月和3月甚至創出了2.5萬億的驚人紀錄。
央行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廣義貨幣(M2)余額104.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8%,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從M2來看,流動性并不缺乏,目前出現的“錢荒”是結構性失衡的問題。
2008年“4萬億”刺激計劃以來,資金進入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以及部分產能過剩行業,此外部分資金被用于還本付息,資金大量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沒有進入實體經濟。部分地方政府和國企不具有效率且風險較高的項目仍然能夠獲得貸款,這使得資金出現結構性失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表示,銀行市場資金面并不是當前貨幣政策將收緊,而是過去幾年商業銀行隨心所欲擴張自己的業務規模,達到一個極點后的集中爆發。
管理層希望盤活存量促經濟結構轉型
專家稱大幅注入資金,將助長資金自我循環,很可能使經濟結構調整半途而廢
回顧2009年以來的銀行間短期資金市場,在2010至2012年間出現過三四次資金緊張情況,但多為年末季末春節等錢荒時期,歷次出現此類情況時央行或多或少都會平抑市場。但現在看來,今年央行并不愿意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這也是造成“錢荒”的外在因素之一。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經濟轉型升級。”
一個多月以來,李克強總理第三次提及存量資金問題,傳遞出當前中國貨幣調控的總體思路,即摒棄過去靠貨幣信貸擴張和大規模資金投入來拉動經濟的發展老路,遏制部分資金“空轉”現象,加快金融業的市場化改革,提高存量資金的使用效率,讓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把錢用在刀刃上。
去幾十年,中國依靠貨幣信貸擴張和大規模資金投入來拉動經濟,雖然經濟保持高速增長,GDP躍居全球第二成為世界工廠,但也出現了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泡沫經濟,對普通民眾的生活工作造成極大影響。
鋼鐵業龍頭企業寶鋼集團掌門人徐樂江近期曾表示,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企業退出市場,當然前提是政府能夠下定決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往類似‘四萬億’的刺激政策,對企業來說相當于得到了鴉片。
為了讓企業不再吸“鴉片”,金融監管部門需要落實:差別化的信貸政策,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放松利率管制實質性展開利率市場化改革,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信貸資金流向,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會議研究確定引導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措施,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進行信貸支持,嚴禁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建設項目提供新增授信。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心精神就是金融支持實體,對重點領域支持,同時兼并化解過剩產能。
今年央行不愿意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將使得國內商業銀行被迫削減對低效率且風險較高的項目貸款,這可能會觸及地方政府以及部分國有企業的利益。上述措施實施之后,可能會經歷一些短期陣痛,但長期利好中國經濟。
結語
“錢荒”問題源于近年來銀行隨意擴張,商業銀行未來需要更加審慎地對待風險控制、改進流動性管理,否則“錢荒”問題還會重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