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北京的汽車銷售市場都因“價格低、車型全”而吸引眾多外地人前來購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看似明碼標價、公平交易的市場背后,卻潛藏著一個巨大的黑洞——買車前聲稱優惠多多包辦手續,而一旦購車后卻被額外索要動輒三五萬元的“指標使用費”。
據了解,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外地購車者落入一些不法經銷商的低價陷阱,但在這張鬼魅般的巨網面前,他們卻無力掙脫。報警?警方稱這屬“經濟糾紛”不予受理。不交錢?車主的名字還是別人的!
“誰能想到在皇城根腳下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難道法律對光天化日下這種赤裸裸的詐騙行為就無能為力嗎?”來自河北唐山的受害者曹女士一臉無奈地向《法制日報》記者訴說著她的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
噩夢從網上低價誘餌開始
3月19日一早,曹女士在向單位請了一天假后,和丈夫葉先生興沖沖地來到北京市豐臺區張儀村的4S綜合展廳,他們原準備在這里購買一輛心儀已久的寶來轎車后,便當天返回。
然而,她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正在等待著她的卻是一場噩夢。
“來之前我們在網上查到這家店的銷售價格比全國統一價要低2萬多元,從唐山到北京不過200公里,我們開車往返一個來回的油錢加高速公路費總計有2000元足夠了。省下的1.8萬元,對于工薪階層的我來說,差不多抵上半年的收入了。”曹女士告訴記者。
“當時對方的承諾是,‘12萬9千8,新車開回家’。當天購車,當天就可以辦結一切手續返回唐山。”然而,將近一周過去了,已經花了14萬多,卻仍然無法將車開走,她和丈夫兩人一籌莫展。
看車押金布下第一道陷阱
“3月19日,我們來到4S綜合展廳院內的北京晉商通達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商通達),該公司銷售人員當時給我們手寫了一張單子,承諾買車便宜1萬元現金,外贈價值1萬元的裝飾大禮包,等手續辦完后還送1.5萬元的油卡,如果不要油卡也可以變現。這樣算下來,至少能便宜現金兩萬元。”曹女士告訴記者。
銷售人員隨即表示,只要先交3000元押金,就可以立即帶他們到4S店付款提車。由于價格確實誘人,曹女士和丈夫立即痛快地交下押金,隨其前往4S店。
而在曹女士向記者出示的這張押金條的下方,一行額外的標注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車無質量問題定金不退,提車充車款”。這就意味著,只要你交了“押金”,無論后續買車與否,這筆錢都無法再拿回了。
對此,曹女士無奈地苦笑道:當初一心只想著到4S店去看車,根本就沒留意押金條上的這一陷阱。
手寫“合同”復印前后大變臉
在隨同銷售人員來到4S店后,曹女士夫婦很快就確定了他們中意的車型。“除了刷卡付車款,整個辦手續的過程,我們都被支開到旁邊休息等待,沒想到就在這兒出問題。”其間,銷售人員表示,為了能加快速度,保證他們能夠當天辦完所有購車手續,自己先回店里去復印合同。
此時,曹女士夫婦仍天真地以為很快就可以駕著新買的愛車回家了。但是,當他們結完12萬余元的購車款之后,返回的銷售人員卻又告訴他們,要提車還需要再交近兩萬元的購置稅和保險。
曹女士夫婦不解地問,之前不是說好一共只需12.9萬元,所有收費項目都包含在內了嗎?但當銷售人員將那份所謂的“合同”再次展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目瞪口呆。
說是“合同”,其實只是一張手寫的將幾項費用明細逐一列出的白紙,且不帶任何公章。上面列出的數字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在幾項收費額的后面卻憑空多出了幾個括號。括號內赫然有兩個字:自帶。
涉及的項目主要有兩個:一是稅款,10239元;二是保險,合計9280元。另外,在原本承諾為贈送的1.5萬元的油卡的后面,同樣添加了一個注釋:代辦。
莫名冒出3萬指標使用費
面對突如其來的費用,曹女士夫婦氣憤不已。但幾經爭執,銷售人員明確表示,“我們車賣得那么便宜,就只能掙保險的錢,所以這幾項費用必須在我們店里上。”
想到十幾萬元的前期購車款都已經交完,再這樣僵持不下只會耽誤自己返程的時間,“反正保險到哪里都是要交的,交就交吧。”于是,他們盡管極不情愿,但還是又掏出對方索要的錢款。
至此,曹女士夫婦已花費14萬余元。
但噩夢仍未就此結束。
在銷售人員以“驗車繳稅需要時間”、“店內負責經理不在”等理由拖延了兩天后,3月21日,當曹女士夫婦再次來到晉商通達提車時,卻又被告知,因買車時使用了他人的購車指標,需另外交付3萬元的指標使用費,方可為其辦理過戶。
“本想在北京買輛裸車回老家上牌照,現在卻又被逼著交過戶費!否則,等于說花了10多萬給別人買了輛車,這不是赤裸裸的騙錢嗎?”曹女士夫婦對此氣憤不已。
多名外地人落入同樣陷阱
隨后,曹女士夫婦來到盧溝橋派出所報案,但民警表示此事屬于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無法受理,購車人可嘗試訴諸法律途徑解決,或與對方協商解決。
據民警介紹,曹女士夫婦的遭遇并不鮮見,“有時我們一天出警就得三四次,全為這事兒”。
就在曹女士夫婦報案的當天,來自西寧的晉先生與曹女士夫婦落入了幾乎同樣的陷阱。
他告訴記者,自己也從位于張儀村同一地址的汽車銷售市場購買了一款帕薩特轎車,當時其宣稱市場價23.98萬的同款轎車,在他們那里只需20.48萬元即可購得。
但隨后的購車經歷卻與曹女士夫婦如出一轍。如今,他交了23萬多的購車款后,又被告知還要再交4萬元的稅款和5萬元的“指標使用費”,全部下來還要再交9萬元。
據了解,僅在3月20日一天,就有來自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多名購車人因不堪忍受高額的“指標費”而前往盧溝橋派出所報案。但由于警方不予立案,很多人無奈之下,只得與經銷商協商解決。據記者了解,通常的協商結果是購車人被迫至少再交上一兩萬元的“指標使用費”。
記者現場調查遇驚魂一刻
據記者多方了解,目前在汽車之家、網上車市、搜狐汽車等相關網址上,都能找到張儀村汽車經銷商的大量促銷信息。
在網上車市上,記者看到晉商通達的宣傳網頁上,就赫然打出“寶來購車優惠3萬元可銷售全國!”的廣告。而在其公司介紹中,還標明政府指定采購單位、五星級誠信企業、五星級4S店等諸多頭銜。
一家如此“規范”的企業,怎會屢屢傳出“消費欺詐”的丑聞?記者前不久來到現場一探究竟。
在豐臺區張儀村的4S綜合展廳,另一家名為騰鑫祥博的汽車銷售公司業務人員接待了記者。當得知記者是以外地人身份購買一輛2013款高端配置的帕薩特轎車后,銷售人員當即表示這里的價格要比市場統一價低兩萬元,除了18萬元的裸車價,只要再交2萬多元的購置稅、保險費以及800元的轉籍費用即可。
該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價格低,他們還外送包括導航、全車車膜等價值1.5萬元的裝飾大禮包,并極力游說說,當時就可以帶記者前往4S店現場選車。
記者隨后以天色已晚為由表示了拒絕。然而,正當記者走出展廳,在院外用手機拍下該4S綜合展廳的外景時,卻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原本看似空無一人的兩層小樓展廳內,突然之間沖出四五個彪形大漢,氣勢洶洶地逼問記者剛才拍了什么,并責令記者交出手機。最終,直到記者在其監視下主動刪除照片后,才得以脫身。
而曹女士最終也只能交錢才能將車開走。她告訴記者,盡管后來聯系了律師,與他們同時報案的青海西寧的晉先生,也聯系了公安部門的朋友,但最終與經銷商交涉的結果仍為:曹女士交了近三萬元,晉先生交了近兩萬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