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還沒回家就忙著寫作業
今年6歲的安安是昆明市一所知名小學的一年級新生,可剛入學兩個月,便被沉重不堪的家庭作業給弄得哭起了鼻子。爸爸董先生心疼不已,可又不敢給學校老師提意見,無奈之下,只能在微博上吐槽:“孩子才一年級,做作業就要兩個小時,今天更是達4個小時。書寫要求規范幾乎達到變態的程度。孩子的手今天都寫出血了,你是要孩子拿諾貝爾寫字獎嗎?沒時間和父母一起玩耍,沒時間和小盆友一起開心。你要教出什么樣的孩子?反思吧,中國教育制度。”董先生的一席話引起了網友的共鳴,大家認為,這種較為普遍的“中國式家庭作業”是該有所改進了,“童年就應該是玩,每天作業應控制在半小時以內,一些重復性、懲罰性作業應取消甚至杜絕。”
探訪
才一年級
就要花4小時寫作業
對于一個一年級新生,究竟要多大的作業量才能讓這位6歲的孩子寫到手指出血?昨天中午,晚報記者與這位家長董先生面對面,還原了這個有關家庭作業的故事。
來看看安安10月22日(星期一)當天的家庭作業:先說語文作業,要寫一頁硬筆書法,大概有二三十個字;改錯,將上一次作業書寫不規范的超線字每個寫3遍,一共大概要寫100個左右;將一至十的漢字每個寫3次;寫偏旁,大概二三十個字;默寫所有韻母和聲母,大概50多個。此外還有數學作業,要寫1~5的數字等,相對語文要輕松許多。
看上去挺簡單,可對于一個從未學過任何拼音和算術,剛入學兩個月的孩子來說,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作業,著實很不容易。下午4點放學,董先生就把安安急急忙忙接回家,4點半,安安放下書包就開始埋頭寫作業,除去中途吃晚飯和休息時間(大概1個小時左右),一直做到了晚上9點半,才將家庭作業寫完。為了不打攪到安安,董先生夫婦以及爺爺奶奶一直耐心地陪在一旁,至連電視都不敢打開……
吐槽
寫字若壓線要罰寫3遍
“這不是我想象中的小學生活,家庭作業怎么會有這么多呢?”董先生吐槽說,算下來,安安每天寫家庭作業的時間基本都需要兩個小時,原本晚飯后一家人歡聚的親子時光,就這樣幾乎被家庭作業全部占用了。這讓董先生一家很不適應。
董先生說,家庭作業不僅是多得離譜,而且要求還十分嚴格,尤其是書寫規范,比如說在田字格里寫一個字,不能超線,也不能壓線,不能太上,也不能太下,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如果稍有一點不規范,就要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來,每個字罰寫3遍。好在安安還算聽話,盡管作業多,但每天還是按時按量地完成了。
作業太多,常急得哭鼻子
不過,即便如此,因為安安年紀還小,還是會有哭鼻子的時候。董先生說,有一次就是因為作業太多,而時間又很緊,安安一下子急得哭了起來。以至于董先生夫婦多次萌生幫孩子寫作業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因擔心誤導孩子而放棄。
董先生介紹,因為寫作業而哭鼻子的小朋友不在少數。董先生所在的同班家長QQ群里,就有好幾位家長都反映,因為作業量太大,孩子寫著寫著就哭了起來。甚至還有一個小女孩一到寫作業時就開始哭,最后都是被家長逼著寫作業,慢慢地開始產生了厭學情緒。
書包幾乎有孩子的1/4重
除了關注孩子的作業,董先生還留意到孩子的書包。昨天,他特意稱了一下安安的書包,一共竟有4.2公斤,里面除了一個水杯之外,其余就全部是書、作業本和文具。而另外一位家長也跟著稱了一下孩子的書包,更是重達5公斤,幾乎是孩子四分之一的體重。“看看那些背著書包的孩子,很多都是弓著腰,或者駝著背,看著太心酸了。”
在家還得教孩子做廣播體操
五音不全的董先生表示,自從安安上學后,他不得不開始學唱歌。安安的音樂課老師說,要求課堂上學什么歌曲,父母就得提前幾天在家教孩子唱。起初,老師要求家長教孩子唱《義勇軍進行曲》,這個倒是會唱,可其他一些歌曲董先生就不會了,甚至都沒聽過,比如《蟲兒飛》等。為了教兒子唱歌,董先生一般先到網上下載,遇到不會的歌曲還得提前學一遍。
“我這還算好的了,我一個侄子他們老師還要求家長教孩子做廣播體操,如果不會做,就上網下載然后現學。”董先生說,侄子所在學校的老師一發出要求,家長們就開始忙了,不過有時候是大人都學會了,孩子還沒教會,可謂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作業太多,常急得哭鼻子
不過,即便如此,因為安安年紀還小,還是會有哭鼻子的時候。董先生說,有一次就是因為作業太多,而時間又很緊,安安一下子急得哭了起來。以至于董先生夫婦多次萌生幫孩子寫作業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因擔心誤導孩子而放棄。
董先生介紹,因為寫作業而哭鼻子的小朋友不在少數。董先生所在的同班家長QQ群里,就有好幾位家長都反映,因為作業量太大,孩子寫著寫著就哭了起來。甚至還有一個小女孩一到寫作業時就開始哭,最后都是被家長逼著寫作業,慢慢地開始產生了厭學情緒。
書包幾乎有孩子的1/4重
除了關注孩子的作業,董先生還留意到孩子的書包。昨天,他特意稱了一下安安的書包,一共竟有4.2公斤,里面除了一個水杯之外,其余就全部是書、作業本和文具。而另外一位家長也跟著稱了一下孩子的書包,更是重達5公斤,幾乎是孩子四分之一的體重。“看看那些背著書包的孩子,很多都是弓著腰,或者駝著背,看著太心酸了。”
在家還得教孩子做廣播體操
五音不全的董先生表示,自從安安上學后,他不得不開始學唱歌。安安的音樂課老師說,要求課堂上學什么歌曲,父母就得提前幾天在家教孩子唱。起初,老師要求家長教孩子唱《義勇軍進行曲》,這個倒是會唱,可其他一些歌曲董先生就不會了,甚至都沒聽過,比如《蟲兒飛》等。為了教兒子唱歌,董先生一般先到網上下載,遇到不會的歌曲還得提前學一遍。
“我這還算好的了,我一個侄子他們老師還要求家長教孩子做廣播體操,如果不會做,就上網下載然后現學。”董先生說,侄子所在學校的老師一發出要求,家長們就開始忙了,不過有時候是大人都學會了,孩子還沒教會,可謂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心聲
以后一定把兒子送到國外
“以后我一定要把兒子送到國外去!”董先生開始確立這樣一個目標,并和妻子一起開始為這個目標而準備,初步計劃在高中左右送出去。最近,安安在語文測試中考了85分,分數看起來不低,卻位居全班50人的后十名。董先生并不著急,他覺得,“挺滿意的,孩子這么小就能考85分非常不錯了”。
延伸閱讀
我省已規定
小學低年級
不布置課外作業
董先生的故事已經不新鮮,在許多學校都較為普遍。而根據省教育廳的規定,全省義務教育階段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外書面作業,三、四年級課外書面作業每天控制在半小時以內,五、六年級控制在1小時以內。
這項《關于普通中學小學辦學行為的若干規定》(試行)已經發布兩年多,但據晚報記者了解到,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這一條,在不少學校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紛至沓來的家庭作業成為許多學生以及家長推不掉的沉重負擔。除了小學生之外,中學生寫家庭作業所花的時間更長,據晚報記者調查,不少中學生每天至少都要寫作業到晚上11點左右,有時甚至還會超過凌晨1點。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