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只要在有免費WiFi的地方,不少人會打開筆記本電腦或者使用手機進行網上購物,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樣做的危險性。近日,有媒體披露了黑客自曝:在星巴克、麥當勞這些提供免費WiFi的公共場合,用一臺Win7系統(tǒng)電腦、一套無線網絡及一個網絡包分析軟件,15分鐘就可以竊取手機上網用戶的個人信息和密碼。資深黑客格瑞克也曾經向CNN記者演示,他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架起一個假WiFi熱點,馬上引來一堆人上網,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不但被監(jiān)視,而且電腦內還可能被植入“永久”的間諜軟件。
資深信息安全專家表示,在機場、星巴克等一些有免費WiFi的場合中,用戶習慣都會優(yōu)先選擇連接WiFi,但一般是按照提示通過手機下載密碼。而這時候,某些不法分子就會鉆空子,利用用戶不想找麻煩的心理,自建WiFi熱點,名稱與正確WiFi名稱很相似,并且不設密碼,用戶可以輕松接入。黑客通過自建的網絡渠道,記錄下人們在網上進行的所有操作信息,用戶完全沒有隱私可言。
即使用戶進入正確站點,也會存在安全漏洞。如2月21日爆出的“UC安全漏洞”事件。前不久,一位自稱初級黑客的網友在天極網群樂論壇發(fā)布名為《有圖有真相 你還敢用UC上網嗎?》的帖子,公布其輕松竊取UC手機瀏覽器用戶個人信息及密碼的過程,并稱如此容易的原因在于使用UC瀏覽器登錄的用戶名和密碼均使用明文密碼。幾天之內,這一泄密事件被傳播的沸沸揚揚,隨后,UC公司發(fā)布聲明開始大規(guī)模辟謠,并堅稱在技術上沒有問題,是有競爭對手刻意抹黑所致。
無論此事是否有其背后內幕,但由于UC手機瀏覽器使用的是云端加速,當用戶對流量、速度比較敏感的時候選擇打開網站,這時網站的內容全部會在UC的服務器做一下壓縮中轉,再發(fā)到用戶手機上,也就是說其實用戶和網站之間所有的交互都是由UC的服務器中轉的。并且手機上大多數(shù)的軟件與后臺通訊都未使用TSL對傳輸路徑進行加密,導致了黑客很容易就能獲取用戶的隱私。
資深信息安全專家表示,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信息,首先,用戶在公共場合選擇WiFi熱點時,一定要看清楚熱點名稱,黑客一般會起非常相近、容易迷惑人的WiFi名字,如Starbucks 2、KFC 1等。因此用戶在上網時,一定要問清現(xiàn)場柜臺人員,不能輕易選擇。其次,在上網的時候盡量不要登錄敏感信息網站。最后,專家呼吁,提供WiFi熱點的場地也應該提醒客戶選擇正確的WiFi熱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yè) 政策法規(guī) 熱點推薦 創(chuàng)業(yè)新聞 創(chuàng)業(yè)指導 創(chuàng)業(yè)課堂 創(chuàng)業(yè)故事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fā)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