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信息互通更加快捷,促使了辦公產品陷入價格漩渦越來越無法自拔,價格越來越低是有目共睹的。低價雖然并非低質,但在實際消費中仍需警惕在低價中的陷阱。因為某些低價機是犧牲了廠商的利潤換來的,而廠商往往會把這部分損失在各種銷售渠道中找回,也就是說,經銷商的利潤有所減少,所以商家就會用各種不法手段來從消費者身上獲得額外的利潤。JS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雖然不能一一列舉。但有幾點在歲末年底的促銷活動里是一定要注意的。
接近年底的中關村賣場,各個商家紛紛推出不同的促銷方案,以增添年底狂熱的降價氣氛,這股氣氛可以彌漫到圣誕節和元旦,乃至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甚至到春節。在這些促銷方案中,以大降價或變相的降價為主(如買機器贈耗材等),一走進賣場,我們就被眾多的“促銷”、“最低價”、“折扣”、“返利”等字眼所包圍,對于消費者而言,這可以說是購買產品的大好時機。不過,面對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我們可千萬不能被這種失去了理智,也有渾水摸魚、掛羊頭賣狗肉的經銷商準備借這股年底促銷熱的東風趁機海撈一把回家過年呢!
不過大多數商家還都是以正常手段進行促銷活動的,他們只是以引人注目的“低價”等字眼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擾亂消費者的視聽,最終達到聚集人氣和銷售其他產品的目的。在這種低價現象的背后,又不乏廠商炒作的痕跡。所以,我們有必要在這里提醒大家在歲末選購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多留心眼,尤其對于那些低出常規價格很多的產品更應該多加注意,以免買得快活,用得痛苦。為了加強大家在年底期間購買產品的防范意識,更加全面、謹慎的選購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筆者在這里羅列一些常見的假低價或純粹的炒作現象,供大家參考。
$$分頁$$
一、低價產品貓膩多
1、打時間差
現在打印機的價格變化非常快,有時一周之內都可能有好幾個價格,特別是在年底清貨的時候,有些商家在價格下降后并不會立刻按照最新的價格體系執行,從而獲得額外的利潤。消費者在購買前一定要留意最新的媒體廣告,或通過其他途徑及時了解最新價格,以免在價格上吃虧。
2、偷梁換柱
原裝耗材確保高質量的打印品質
這是JS對低價產品最常用的一個招數,除了把打印機標配的墨盒或硒鼓換成假冒之外,還會把某些原裝零件換掉等等,一般的消費者很難識別。購買了裝有假冒耗材的打印機用,會直接影響日后機器的使用壽命,更嚴重的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健康。出現故障后,也可能與品牌售后中心發生分歧,使自己的正當權益得不到保護。所以最好不要買商家已經拆箱的打印機,因為這樣的機器有很大可能給商家做了手腳。另外,即使選擇包裝完整的打印機時,也要特別留心包裝箱上部和底部的封口,如果封口上出現撕裂痕跡,封裝膠帶鼓起的氣泡明顯,這時就要提高警惕了。目前有些國際大廠公司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出現,在包裝箱的開箱之處用一次性封條封裝,防止開箱換墨盒的不法手段。因此,消費者需具備一定的鑒別知識。到信譽可靠的專賣店去購買也不失是一個好方法,只是價格會略微高一些。
3、削減贈品
每年的歲末,廠商為了回贈顧客都會舉行禮品贈送的活動,而且所送禮品也會較平時更高檔一些,甚至有些贈品是可以抵一部分現金。消費者感覺用不著的話可以不要,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打印機的購買成本。某些商家會克扣贈品,確以低價捆綁打印機銷售,費盡心機讓消費者購買捆綁產品,讓購買者感覺超值,殊不知已經中了JS的奸計。所以在購買之前,最好到各大打印機官方網站查看廠商舉行的歲末促銷活動,具體禮品以及優惠活動詳情,做到心中有數。
二、當心買到水貨
平常我們所說的水貨是指通過非正規渠道走私來的產品,它們由于沒有繳納關稅,因此在價格上比通過正規渠道上市的行貨要便宜。通常水貨為了方便運輸都是產品與包裝分開處理,到岸后重新翻印說明書并再重新裝箱貼封條,所以機身編號與外包裝編號不可能一致。如今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水貨,如手機、投影機、DV等,甚至連一向與水貨不沾邊的辦公產品也難逃厄運。理論上講,水貨與行貨在質量上基本沒有區別,只是在售后服務保障上有所不同。行貨打印機能享受廠商提供的保修服務,而水貨打印機的保修只能由店家承擔,時間與保修標準都由店家規定,非常不穩定。對于普通消費者,筆者強烈建議購買行貨免去后顧之憂。不過,售后服務無法保障并不足令人對水貨辦公產品望而卻步,最可氣的是,一些不良商家把水貨充當行貨賣,甚至把假貨充當行貨賣,從中牟取暴利,實在黑心黑到家了。
網上有許多鑒別水貨打印機的方法,總結來說也很簡單,一看價格,二看產品本身標簽編號與外包裝編號是否相同,三看附件和保修卡,四看說明書印刷質量,以上四項確認無誤后基本就可以判斷為正規行貨了。
$$分頁$$
現如今,買耗材送打印機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眾所周知,耗材的利潤已經超過打印機很多,送一臺兩三百元的入門打印機根本就是毛毛雨。相反,買打印機送耗材在市場上就難得一見了。然而偏偏這樣難得的事進來頻頻出現,多家經銷商進行“買打印機送耗材”的促銷活動。乍看上去,這樣的活動真的非常超值。但是,真正了解之后才發現天下絕對沒有免費的午餐。“買打印機送耗材”活動主要分三種情況:第一,所送墨盒很有可能是假冒產品,現在不法廠商對假冒墨盒的外觀制造工藝上越來越講求精細,基本上能以假亂真,消費者難辨真偽。第三,打印機是水貨或假冒,利用耗材來吸引眼光,令消費者對打印機本身放松警惕。第三,墨盒的價錢已經加在打印機身上。雖然說是買打印機送耗材,但是打印機的價格卻相對提高了。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雖然不敢說這些促銷活動都帶有貓膩,但是商家不會做虧本生意確是真理。就好像你在一家商店買了特價相機,店家都會建議再買支架、電池、相機包、屏幕保護貼等配件。商家可能不會從特價相機身上賺多少錢,但是支架、電池的利潤足可以賺回相機所失的利潤。同樣的道理,即使所送的墨盒不是假冒。這么大的禮品當然不是那么好拿的,通常都是限量促銷,或者是一次性購買多臺才會有的贈品。在購買過程中,切勿貪圖贈品。
四、引誘上鉤 轉移目標
如果一款產品的價格遠遠低于常規價格,有兩種情況:一是基于廠商的政策支持,二是商家陷阱。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可以走訪多家同一品牌的店面,如果只是部份商家打出了超低價的旗號,則很有可能是個陷阱。
其實談不上是什么陷阱,只是一種不太誠實的吸引顧客的手段。比如,某商家打出一則某型號打印機的促銷廣告,它的促銷價格、品牌和后期耗材成本都非常的吸引人,對于消費者而言,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于是大家都跑到店里去詢問,詢問的結果是該機機型已經賣完了,然后,銷售人員會熱情的給你推薦其他合適的機型。這個時候,作為消費者有兩種選擇,要么毅然離開,要么仔細聽銷售人員的講解,說不定真的會有適合自己的產品。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建議大家留下來隨便參觀一下,不過,自己的購機需求和用途一定要明確,盡量堅持自己的購機原則,面對銷售人員所謂的增值服務或贈品都要理性的分析。通常來說,商家為了追求廠家的返點,在年底進行虧本清倉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大家的理性分析對待,尤其是一些價格低出常規范圍的產品,并且盡量不要當時拍板是否購買,而是留給自己一個時間考慮,再做決定。
還有一個原因是消費者對打印機不了解所造成的購買失誤。目前市場上,入門打印機只有基本的打印功能,質量與速度也屬于中規中距。而且因為是低價,所以附加功能幾乎是沒有的,黑盒容量也比較小。消費者在購買應清楚認識到自己所購買的打印機檔次,不要被商家忽悠糊涂了,并要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來做出正確的選擇。
$$分頁$$
五、盲目追求品牌新品
許多用戶在選擇打印機時,品牌可能是決定性的選擇標準之一,往往那些宣傳力度大、市場廣告鋪天蓋地的打印機品牌或機型,最容易被普通用戶接受,而在品牌的背后,多數用戶并不知曉其中暗藏玄機。 商家一旦發現消費者有喜歡他們說的其中某款品牌的趨勢后,就會不斷地介紹此款品牌的優點去迎合消費者品味,而對劣勢確絕口不提。實際上,這些機型也并非真的商家說得那么的好。此外,打印機的一些新功能也是商家拿來炒作的法寶,誤導用戶去追趕潮流。
富士施樂是技術型廠家的典范
可以這么說,商家所有的推銷技巧都是為了推銷其利潤最大的產品或者庫存壓力大的產品,這些產品并不是說就一定很差,但是適不適合消費者就不一定了。例如一些對價格非常敏感的用戶,他們對打印功能和速度沒有什么要求,只要求擁有最基本的打印功能即可,那么購買低價格的打印機并非是不合理現象,只要該產品的品質與售后服務都過硬即可,適合自己才是選購的最終原則。所以對于商家極力推薦的產品,消費者一定要心里清楚,這些產品是商家喜歡推銷的產品,并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不要輕易相信商家的花言巧言。
六、銷售發票上做文章
如今JS們已經不屑在產品上做手腳,而是將目光轉向發票的填寫。因為只有正確填寫的發票才能讓購買者得到保障,相反就會令購買者損失慘重,商家得益。其中發票的陷阱包括很多種,諸如發票上不填產品名而以一些字母或代碼代替,甚至將型號中的某個字母或數字寫錯,一旦出現問題,使消費者無法舉證;借口沒有發票,要求一周后再取,以避開“七日內退貨”的規定;或是三包期內換貨,發票上不注明換貨日期;故意填錯日期,讓消費者有口難言;還有不蓋公章或章與店名不符,且在發票上加蓋“降價或打折商品、售出一律不退”等字樣,試圖逃避售后服務責任。
為了避免商家以發票為由推卸責任,購買者在拿到發票時一定要仔細檢查清楚發票所填寫的產品型號、商家店名、購買日期、保修時間等等。如果暫時未能開具發票,應當讓商家寫明購買日期和未能拿到發票的原因以及換取發票的時間,并在該字據上加蓋商家公章,還要簽上售出者的名字。另外,如果購買產品后出現問題,并且找商家更換了產品,一定要讓商家在以前的購貨發票上注明更換商品的新日期,而所換新商品的三包期要從更換日期算起。而且,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無論是降價產品或是贈品也應該在“三包”范圍內。
總結:一個巴掌拍不響,雖然辦公市場上JS們奸詐的手段變化多端,遇上了這么多“陷阱”,這與你自己陷入商家精心設計陷阱中也有很大關系。歲末年底,辦公市場的促銷攻勢必定一波接一波,只有提高警惕才能避免誤入歧途,從而給自己帶來一個愉快的購買與使用過程。
還是那句老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無論經銷商出于何種目的,其促銷策略都像一把雙刃劍,在消費者享受便宜商品的同時,也面臨著未知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包括產品質量或功能的縮減、售后服務的變質或無底洞一樣的后期使用成本。理性、謹慎的選擇,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