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往往是通過快遞貨到付款,但市民如果遇上 “先付款再看貨”的快遞員,可得多留心眼。最近,一種新型的快遞騙局使得不少人上當受騙。騙子通過網上購買他人竊取的訂購信息,搶在正規快遞前扮作快遞員 送假貨上門,然后硬是要求“先付款再看貨”,當市民打開包裹發現有假后,送貨人早已逃之夭夭。
案件:網購資料假扮快遞行騙
25歲的葉某今年春節過后來上海打工。6月底的一天,他上網吧閑逛,無意中發現有人兜售消費者成功訂購商品的信息資料,忽然間覺得這是個“生財之道”,于是約一起打工相識的武某一起“發財”。
葉某先上網購買了近100條他人竊取的北京某網絡公司的訂購信息,又買了與訂購單相同的低廉商品打包成快遞包裹,并根據消費者的信息資料填寫了快遞單。趁正式的快遞員上門前,將這些假貨送到客戶門前,并要求先付款再看貨。等訂購商品的消費者打開包裹發現上當后,送貨人早已不見蹤影。
在一個多星期里,兩人串通合謀后施計行騙20余次,共騙得網上訂購客戶的貨款22700余元。直到北京某網絡公司發現有人冒名行騙,特地趕來上海以上網訂購客戶的身份,將冒名送假貨的武某當場抓獲,騙局才得敗露。調查:
網絡叫賣客戶資料猖獗
這種新型騙局的基礎是自網絡上購來的客戶信息。記者隨后通過網絡搜索發現,類似可購買的訂購信息不在少數,大多為電視購物和網絡購物的客戶資料。在百度貼吧中,還專門有一個“電視購物資料吧”,前來叫賣資料的賣家絡繹不絕。
“出售最新11月手機數據,項鏈、化妝品、內衣、保健品、服裝等綜合EMS數據,可測試、可見面,保證真實……”在貼吧中,這樣的推銷幾乎覆蓋整個電腦屏幕。記者通過QQ加了一名網名為“鼎好數據”的賣家,進行了一番討價還價。
“鼎好數據”告訴記者,他的數據都是從內部渠道得來,保證真實可靠。當記者提出資料必須是上海本地的,要有電話、地址、具體產品、送貨時間和送貨快遞公司名稱,并且必須是已經訂購產品但未送貨的類型,他都一一表示沒有問題。但由于記者需要資料分類要求過高,價格為0.7元一條,而提供的上海地區客戶資料幾乎都在奉賢。提醒:
付款再看貨可拒收
上海快遞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快遞行業并沒有規定,客戶必須先付款才能看貨,因此,消費者在遇到提出這種要求的快遞員時,要務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如果對方一定要求先付錢,消費者可向協會或者12315投訴。
淘寶網對此也表示,如果是貨到付款,現金來往,淘寶的規定是必須先驗貨再簽收,如果快遞強行要求先付款則可以拒收。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