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如其來的“地產新政”,讓購房者的焦慮,漸漸轉移到地產商身上。 (CFP/圖)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王小喬 田丁 特約撰稿 李玟廣 實習生 李維娜 發自北京、深圳、成都
4月21日下午,“史上最嚴地產新政”出爐的一周后。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召集富力、萬科、中海、恒大、新世界和保利六大開發商以及四大國有銀行、三大中介及多位業內人士召開閉門會議探討當前的形勢。
會上,開發商幾乎都在訴苦,表示調控新政——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異地購房需提供當地稅收和社保一年期繳納憑證等——“過于嚴厲”。但他們同時表示,“五一樓市沒有降價的打算和必要”。
當晚,從國外趕回北京的華遠地產總裁任志強在其博客上發表長達13000多字的解讀新政文章——《這只是個開始》,狠批國十條“違背市場規律”,被業界稱為“萬言書”。5天后,新華網評論員竇含章在《中國證券報》發表署名評論《任志強萬言書是開發商謝幕前的高音》,稱“國十條”是把開發商“攆出”舞臺中央的好政策。
對于各地的地產商來說,這種口舌之爭當然少不了,但更迫切的問題卻是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上周五,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在深圳對南方周末記者略帶調侃地說:現在開發商面臨的問題,第一不給你貸款,第二土地不開發要收回,第三交易量大幅萎縮。所以開發商現在都是“焦郁碌”:焦慮、憂郁、忙碌。
世聯地產是一家提供地產綜合服務的國內上市公司。
熱鍋上的螞蟻
地產新政對樓市究竟影響多大,這是上周各家媒體關注的焦點。在報道內容中,最吸引眼球的恐怕要算是各地此起彼伏的退房潮了。
4月21日,廣州市國土房管局陽光家緣網站數據顯示,廣州竟然出現了804條退房記錄,涉及退房的樓盤多達數十個。事實證明這是虛驚一場,廣州國土局澄清說,這個數字是廣州所有樓盤歷史上積累的退房記錄。而近一周的退房率僅為5%。
寧波的雅戈爾長島花園倒是真發生了退房事件。據媒體報道,4月23日,一周前還在搶房子的四五十個業主召開了業主大會,紛紛要求退房。一位購房者在網上留帖說,“雅戈爾置業的領導說了,按揭辦不出的,到時候雅戈爾置業會貸的,按國家規定的銀行利率。”雅戈爾是一家國內知名的服裝制造商。
其實從數據上來看,新政對二三線城市的影響并不算嚴重,一線城市才是“重災區”。根據中投證券和廣發證券兩家券商發布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出,在4月19日到25日這一周內,京滬深等一線城市的成交量無論環比(與上月比)還是同比(與去年同期比),都跌幅巨大。而房價卻有升有降,且幅度都不大。這意味著買房子的人開始觀望,而賣房子的人也在撐著。
在這個節骨眼上,萬年基業集團總經理黃璽慶仍然決定,按原計劃將位于北京西邊的一處樓盤于下周開盤。價格也沒變——2.9萬--3.1萬元每平方米。“新政出來前,銷售部門還在琢磨著是否再定高一點,現在不猶豫了。”黃璽慶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銷售部門倒是閃過降價的念頭,但最終沒動。黃璽慶說:“現在開盤,銷售量肯定會受到影響,但還沒到需要調價的時候,市場狀況總歸還是要等兩三個月之后,才看得清楚。”
北京另一家地產公司的副總夏天明有點先知先覺的天分,他在去年底就將手頭的項目開盤,并在今年3月底全部清空尾盤。“我其實一直在等著政策下來,沒想到竟然拖了這么久。”他說。
接下來,他放慢了手頭新開工項目的速度。“如果政策一個個出下去,今年下半年可能就不推新盤了。”他預計市場情況會很糟,甚至會比2008年那會更快到達低谷。“三個月后再看吧。”他對自己的判斷也不太肯定。
北京一家地產代理公司的銷售經理劉離,本周二晚上一直開會到凌晨。他正在快馬加鞭地將一個預定5月下旬開盤的項目趕至上旬開盤。“越快越好。”他說。但合作的開發商變得猶猶豫豫,不知道是趕還是拖更好。4月25日,開發商又來問了,“價格要不要降一點?”第二天,問題變成了:“外立面墻還要不要用那種更貴的(每平方米貴300元)材料?”
低調,再低調
不僅一線城市如此,二三線城市的開發商也焦慮異常。4月22日,某房產網站在武漢舉辦了一個地產沙龍——武漢地產名人堂論壇。令主辦者意外的是,一下子來了一百多人,其中有六七十人都是地產商。
據該網站主編對南方周末記者描述,大家在會上亂哄哄地議論房價,說什么的都有。突然有個地產商冒出一句:“干脆定一個價格出來。”但沒人接茬。
另一個與會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發言的十幾個人里面,大多數還是看好后市。但是,“誰知道他們心里怎么想的”。
更令地產商心驚的是,地方政府也在新政出臺之后變得噤若寒蟬。一時間,“高房價”成了一個敏感詞匯。
4月19日,成都市房管局召集當地各大代理銷售公司研討對策;4月21日,成都市房管局緊急召集當地開發商開會。“房管局從上到下都在調研,看如何落實和應對調控政策,并廣泛征集代理機構和開發商的意見和建議。”一位房管局內部人士說。
據成都當地一家地產商的策劃經理透露,雖然沒有出臺正式文件,但房管局已經口頭通知他們,近期不要對高房價、尤其是已經或即將推向市場的過萬元的房子進行宣傳。“現在對高房價實行問責制,他們也怕擔風險。”該策劃經理表示,“成都市政府確立的基調已經是不過度宣揚房價,要求各開發商低調行事。”
成都——郫縣——都江堰的城灌快鐵將于5月1日正式開通。最近,成都一家媒體想與快鐵沿線政府合作策劃針對快鐵物業的宣傳活動,但均被當地政府婉拒,其理由是:“最近政策比較緊,市里定的調子不鼓勵對房地產市場的過度宣揚。”
“這兩天,公司一直在開會商討應對新政的辦法。”成都光華大道格凌蘭營銷總監陳廷武表示。一些當地的開發商選擇趕在明確的執行細則出臺前開盤,4月17日當天就有6個樓盤搶開盤。另一些開發商開始調整房源,主推小戶型,剩下的則延期開盤。
但當地的地產商并沒有降價。他們大多表示“真正的壓力將出現在下半年”。
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并不覺得所有地產商都有太大風險。他將4000元到25000元的房價區域劃分了5檔。“2.5萬元以上的區間,原則上不會有大的影響,能否挺住只取決于開發商的資金實力本身;1.6萬元到2.5萬元這一檔,大部分地產商都參與了,受影響最大,因為去年地價也很高;8000元之下的區間,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會放量普漲。”他說。
不差錢的好日子能過多久?
在開發商中間,最不為錢擔心的可能要數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了。
“開發商手中太有錢,讓他們主動降價的可能性不大。”他在新政出臺之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2009年,中國房地產銷售太火爆,房地產開發商太有錢,中國在A股和H股上市的房地產企業70%手中都有超過100億元的現金。”
他這一點倒沒說錯。南方周末記者整理出十家知名地產上市公司近三年年報后發現,這些地產商手中的錢今年是最多的,保利地產和富力地產甚至達到了去年的三四倍。這一方面得益于去年火爆的行情帶來的銷售回款大增,另一方面則來源于去年銀行闊綽的放貸。
但這并不等于說,房地產公司就能高枕無憂了。因為誰也不能坐吃山空,要買地、要開工,還有貸款要還。事實上,財務報表中的另一個指標已經給出了現金流吃緊的預警——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按證監會行業劃分,截至4月21日,24家已披露2010年一季報的A股上市房企中有20家“經營性現金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值)均為負值,占比達83.3%,而去年同期這24家房企中僅11家現金流為負值。
“經營性現金流”實際上是分析師等最常用來評價企業現金流狀況的財務指標。過去的五年里,只有2009年,因為市場的火爆和房企的謹慎同時出現,A股上市房企的“經營性現金流”總和才第一次出現了正值——39家A股上市房企經營總和為202.86億元。但今年一季度又有了轉負的傾向。
“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并不意味著資金鏈就有問題,它只是說明了企業在擴張型發展。但對于一家房地產企業來說,要同時維持負的現金流和企業的良性發展,少不了較高的銷售回款和較強的融資能力。但在市場成交量持續下滑的趨勢下,這種挑戰之艱巨不言而喻。
現在,更多開發商在抱怨銀行對個人貸款者的“勢利眼”。成都華潤一位中層管理人員說:“在還沒有實施細則的情況下,有些銀行已做出執行細則,這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那些剛性需求的購房者。”
天津濱海新區一家銀行的貸款負責人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開發貸款明顯收縮了。今年以來,他所在的行一筆開發貸款也沒批。但他接觸的開發商并沒有顯得太著急,基本沒有上門求貸的。
但在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看來,地產商是一定會缺錢的,因為國內的資金已經被堵死了。“你看恒大,不管多高的成本馬上就在香港發債;招商馬上也要在香港發債。”他說。
發債的地產商確實越來越多。在新政出臺前后,碧桂園、恒大地產、佳兆業、恒盛地產、雅居樂等多家地產企業先后宣布發行海外債券,金額總計約20億美元。這并不是他們首次發行海外高息債,此時再度發債,是為了償還眼下即將到期的海外債務和補充2009年下半年以來大舉拿地之后的開發建設資金。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