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實不知道自己多有錢
為什么?我們先來看一道選擇題:同樣的工資不一樣的收入
A:在國字頭某某政府部門工作的科員A,工資5000元。大學畢業2年,國考進入。
B:在某知名外資百貨宣傳部門工作的職員B,月薪5000元,年終雙薪,同樣大學畢業2年,校園招聘進入。
你覺得哪一個實際收入更高?
答案:A
原因:公務員是不扣除養老金的,他們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資,還有津貼、補貼和獎金,還可能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另外有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通過考核的還享受年終獎金。這說明“工資額不能反映真實的收入水平、更不能反映是否有錢!”
什么才是工薪族的真實收入?
收入是個系統性工程,有1+1>2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包括:津貼、福利、保障體系,還包括成長空間(在投資領域有一個詞,叫市盈率)。
算真實收入一定要考慮五險一金
。ò幢本┦袠藴剩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2%;
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住房公積金:個人12%,企業12%。
你應該考慮進來的8大類收入
1、薪資類
包括工資、津貼、補貼、補助、績效、獎金、提成
2、福利類
包括五險一金、補充保險、非工資性補貼(如交通費、衛生費、托兒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取暖補貼、防暑降溫費等)、特殊崗位津貼等
3、勞務類
創造發明的各種獎金、勞務費(像課題費、稿費、翻譯費、講課費之類),第二收入、兼職收入,咨詢顧問費
4、實物類
收到的各種可折現或者具有現金價值的禮品、禮物、卡、券(羊毛也算吧?)
5、財產類
從銀行和企業獲得的存款利息、債券利、股息和股金分紅
6、轉移來的
饋贈、遺產、意外事故補償、捐贈等
7、風險類的
好處費、回扣、搶劫(這一類都強烈不推薦哦~)
8、意外來的
彩票、彩券、抽獎甚至是撿來的都算(這一類都十分不靠譜哦~)
收入趨勢其實是可預測的
人的一生,收入趨勢是可預測的。跟生理、經驗、能力和所處行業都有關系。一般來講,35-55這20年是一生的收入高峰期,如果你在這個時間段沒積累足夠退休后30年所需的話……那就,只能生個厲害的小孩啦。
總結:了解你的收入,才能規劃靠譜的人生。
【支出篇】
你真的了解你的支出嗎:
快自我檢討一下消費時你是不是遇到過以下一下三類問題:
1、賺得不少,儲蓄卻少
2、預期太好,買車太早
3、沒有規劃,花錢隨興
一張圖教會你如何花錢

記住這句話:人一生要花的錢也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告訴我們的就是:不能花到人還在,錢沒了的境界。
因為一生的支出規律是基本可以模擬的,拋開依附爸媽的階段不看,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個支出高峰期是20歲~35歲,這一階段的主要指出是成家立室;第二個高峰期是50歲左右,上有老下有小,年幼的孩子長大外出求學、父母進入老年;第三個高峰是漫長的養老考驗。
對于普通人來說,花錢有一些避不開的羈絆:年輕的時候沒收入,求學和生活的錢由父母出,年紀大了也必然要把錢花在子女身上;60歲以后,收入來源減少,如果沒存購三十年的養老金,就需要子女的支持,相反如果我們老了還能養活自己,那子女在中年時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理財師會說一個專業詞匯,叫“替代率”,社會意義上的養老替代率指的是:退休以后的生活水準和退休前平均開支的比例,一般來說,80%就算是安度晚年的標準啦。但其實,100%甚至更高的替代率才好,越老越要活得舒服才是人類的追求。
什么是家庭收支替代規律
根據這個術語,咱們現在來聊一聊什么是“家庭收支替代規律”。以你這一代人為參照標準,上下各一代人,共三代人的收支情況互為因果,決定了你能花多少錢。如果上一代的積累很多,30歲的人買房、買車的消費壓力就會;如果下一代的收入高,退休后30年的生命質量就會高。反之,上一代的壓力也可能會傳導到第三代。不是只考慮時間或者只考慮自己就可以放心花錢的。
在各種排列組合中:
|
上一代人 收入多支出少 |
上一代人 收入多支出多 |
上一代人 收入少支出多 |
|
你這一代 收入多支出少 |
你這一代 收入多支出多 |
你這一代 收入少支出多 |
|
下一代人 收入多支出少 |
下一代人 收入多支出多 |
下一代人 收入少支出多 |
其他的情況中,有兩個組合要提一下:
最左側組合:富人是怎么造就的
最右側組合:苦逼的一生(純屬玩笑,不要對號入座哦。
這就是關于支出的全部真諦啦。
“家庭收支替代”分析的好處在于,能清晰的讓你看到自己和家庭的現狀。有盆友又說了,我怎么知道下一代啥樣。慷……不要這么死板,結合“收入-支出圖”,看看自己處于哪個位置,又在超哪個方向運動?這樣,你就知道該怎么花錢了。
最后,送給年輕上班族的花錢法則:
1.需要什么買什么,目不斜視法,不要走走逛逛、浪費時間又消磨金錢。
2.為健康和快樂花錢,回報比花在服飾和美容上的更高。
3.別太早為享受花錢,吃點兒苦、繞點兒道以后才能把錢花到刀刃上。
4.花錢買資產,別買折舊,生命只有3個月的東東三個月后再做決定吧。
5.不要根據經濟環境花錢。大環境好就敢花錢、敢負債,美國人民已經拿他們的人生證明了這經驗不好用。
綜合報道 經濟形勢 勞動就業 政策法規 熱點推薦 創業新聞 創業指導 創業課堂 創業故事 大學生創業 | 裝修日記 | 學駕駛經歷 | 免費信息發布 | 網站地圖
地址:合肥市臨泉路香格里拉花園 郵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備06007228號
版權所有:科杰服務(www.www.yeewaa.com) 建議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瀏覽本站,可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