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街人民銀行大門前的非機動車道竟然被劃分為停車線和機動車道,機動車多的時候,路邊停的車和行駛的機動車把整條路都給占滿了,根本沒有非機動車走的地方。”7月2日,赤峰市紅山區居民劉女士打來熱線電話反映此事。
機動車道不斷瓜分非機動車道的目的大家都明白,就是為了緩解擁堵,雖然初衷是好的,但是出的卻是昏招兒,國外早已證明此路不通,緩解擁堵最有效的辦法不是無休止地拓寬馬路,而是要把重點放在管理和秩序上,如果這兩點跟不上,再寬的路也會堵得一蹋糊涂。然而很多城市仍然認識不到這一點,還在無限制地放大機動車的路權,不斷擠壓非機動車和行人的空間,大有讓非機動車和行人無路可走的意思。
事實上,路權分配不合理非但難以緩解交通擁堵,反而會大大增加事故幾率,因為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不再涇渭分明,各行其道變成了人車混行,非機動車和行人由于通行條件差,被逼無奈只好反過來擠占機動車道,最終導致交通秩序混亂,交通事故多發。最重要的是,當城市管理者一再為機動車大開綠燈之時,我們一直倡導的綠色出行就成了一句入骨的諷刺,即使我們想選擇綠色出行工具但是能找到綠色通道嗎?路權分配一再向機動車傾斜也是對弱勢群體的不公,如果城市管理者明白以人為本的道理,就應該把被占用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還給行人和非機動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