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有“內部指標”、“特殊指標”;“老師”聲稱可代表高校招生;可以幫助分數低的考生“被投檔”……往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過程中,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總會利用家長和考生的急切心理,布下各種“招生陷阱”。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展開,在這里提醒考生和家長要提防6類“招生陷阱”,切莫上當受騙。
提防以“幫忙”為由騙取考生信息
某些不法分子以“幫忙”為由獲取考生的報名號、準考證號、身份證號和信息查詢密碼等信息后,利用考生信息渠道不暢等帶來的“時間差”,趕在考生之前獲取錄取信息。本屬于正常投檔和錄取,他們卻向考生家長邀功請賞,聲稱是自己找親戚朋友、花錢疏通關系后考生才被錄取,向家長索要“活動經費”。
提醒:考生在錄取工作開始以后,應按照各自志愿所在批次的錄取時間安排,及時查詢自己的檔案狀態(投檔、退檔情況)及錄取信息。另外,要注意保管報名號、準考證號、身份證號和信息查詢密碼等信息。接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要先確認自己的錄取結果并鑒別錄取通知書真偽,再到學校辦理報到入學和交費手續。
騙人有“內部指標”“特殊指標”
某些不法分子自稱是高校或招生部門某領導的熟人、親戚,可以弄到“內部指標”幫助考生入學,并以此為由收取巨額介紹費或錄取費,家長一旦付了錢,這些錢就“打水漂”了。
提醒:高校所有的招生計劃以及高校招生資格、招生政策、招生信息等全部通過《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指南——招生計劃篇》、媒體、招生考試網等形式向社會公開,高校追加的計劃也會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特殊指標”,招生計劃不會落在社會中介手中。考生和家長應根據實際成績,理性選擇求學之路,不要被所謂的“內部指標”迷惑。
謹防非普通高校“偷梁換柱”招生
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形式越來越豐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偷梁換柱”的伎倆,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希望就讀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重點大學。
提醒:不同的招生類別,其入學條件并不一樣。不同學習形式的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畢業文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也不一樣。考生和家長遇到類似情況,應先與相關學校的招生辦聯系,詳細核實,謹防上當被騙。
注意“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
目前有部分高校經過教育部批準進行“自主選拔錄取”的改革試點。不少不法分子趁機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讓家長誤以為自主選拔錄取就是學校說了算,可以利用這種方式錄取分數較低的考生。還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定向、委培之名,向考生和家長許諾可以降分錄取,騙取定向培養費。
提醒:“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高校要獲得自主招生資格,必須經教育部批準,考生可查詢教育部網站了解。而考生須參加由教育部批準進行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的高校組織的文化測試、面試,經審核后才能最后確定。
謊言“分數不夠,可以用錢來湊”
一些所謂的“有內部消息的人”聲稱可以幫助分數低的考生被投檔或被更好的學校錄取,還可以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甚至分數很低也沒關系,照樣可以上大學。
提醒:教育部提出“十個嚴禁”,其中明確嚴禁高等學校在任何時間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或家長收取與錄取掛鉤的任何費用。如果有人聲稱花幾萬元、十幾萬元甚至更多的錢就可以上大學,或借上大學須交納“中介費、贊助費、學雜費”等名目要錢的,考生千萬別相信。
警剔“假冒老師”稱可代表高校招生
某些不法分子假冒招生考試院工作人員或高校招生老師,偽造招生錄取文件、院校介紹信、預錄取通知書、入學批準書等材料,聲稱可全權代表高校進行招生,只要考生交錢就能被預錄取。有的不法分子甚至能拿出偽造的學校空白錄取通知書。
提醒:若有人聲稱是高校或招生考試機構的工作人員,能夠幫助考生被錄取的,一定不能輕易相信,要及時舉報。考生可對照公布的錄取時間安排表和錄取信息,核查錄取通知書的真偽。
--------------------------全文完----------------------------